警惕美容機構“溫柔”的陷阱
瀏覽:23763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17-3-27 11:04:21 愛美人士出入美容機構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但美容消費引起的投訴也在呈逐年遞增之勢。為了防止一些不必要的消費糾紛發生,增強消費者對美容行業的辨識度,提高廣大消費者的自我維權意識,太原市工商局、太原市消費者協會發出以下消費警示。
一、辨別美容與醫療美容的區別
當下,微整形、塑身吸脂等已經成為愛美人士的新選擇,很多美容機構也借機開始從事相關的經營活動。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美容機構有從事吸脂、隆胸、雙眼皮、隆鼻、文眉等醫療美容服務項目的,除了需要有衛生許可證、營業執照外,還須有醫療機構頒發的執業許可證。
二、慎重選擇美容產品
購買或使用美容機構推薦的產品前應對該產品有所了解,看該產品是否為正規企業生產的合格產品,是否有生產日期和有效期,是否有批準文號,是否適合自己的膚質,是否會導致皮膚過敏等;對進口化妝品還應看是否有進口許可證。特別注意所用化妝品是單人使用還是混用,防止交叉感染;防止“掛羊頭賣狗肉”,此產品非彼產品。
三、對美容效果要有合理預期
對美容機構承諾的療效,要通過書面形式達成服務協議。其中應包括使用材質、期限、美容預期效果等條款,同時留下可供對比的證據,不要輕信美容院的口頭承諾,以免日后出現糾紛責任歸屬不清的情況。要特別注意美容機構提出的各種達到美容效果的條款是否適合自己,比如節食、時間要求等,要三思而后行。
四、辦理美容預付卡要謹慎
辦理美容預付卡時要選擇規模較大、信譽度較高的美容機構;要了解清楚預付卡的使用范圍、期限、功能、退款條件、違約責任等條款,特別要關注商家終止服務、商鋪轉讓時的限制性約定,并確認是否允許中途退款;要量力而行,避免一次投入過高,承擔過大風險,應盡量選擇時限較短的月卡、季度卡,充值消費時盡可能選少量多次的,以便有效降低預付消費的風險;要妥善保管好辦卡時簽訂的有關協議、付款發票等證據,便于日后出現糾紛時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五、及時維權
如果發生美容方面的消費糾紛,消費者可以先找經營者協商,協商不成,要及時到消協或者相關部門進行投訴或直接向法院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