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中國方圓認證委員會陜西審核中心通過在企業中推廣應用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加速認證實施步伐,培育出一批實力強、競爭力強的企業,通過推廣管理體系認證,促進企業質量管理水平提高,積極參與國內國際市場競爭。
青島啤酒西安漢斯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漢斯牌啤酒,2006年實現單廠產量全國排名第四位、省內市場占有率達到80%的喜人業績,從1998年獲得ISO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到現在,集團公司現在已經有5個體系在并行運作,通過認證,經營者管理理念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企業管理更加科學,2005年漢斯啤酒獲得中國名牌,實現向品牌化方向的根本轉變。
早在1994年,在企業中開展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工作還是以政府為主導進行推廣時,陜西省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大膽進行嘗試,在企業中進行積極引導和宣傳,把先進的質量管理理念推廣到企業,企業也因此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中鐵寶橋股份有限公司是陜西省和所在行業最早獲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之一,獲得認證后僅幾個月時間,憑借這個獨有的資質,就在多家知名企業參與的蕪湖長江大橋招標中,一舉中標,驕人的業績為企業發展帶來后勁,之后接連中標南京長江第二、第三大橋,現在企業成為中國橋梁行業的領頭羊。
隨著市場化步伐加快,大量社會機構紛紛參與認證評審工作,陜西審核中心強化服務職能,在對申請認證企業的審核過程中,嚴格把關,對每一家企業都派出至少3人以上的專家審核組,針對企業存在問題開出不合格報告,督促企業逐一落實整改,在整改中提高和規范企業的管理水平。
他們還為獲得認證后的企業提供增效服務,推動企業持續改進,每年組織企業高層管理者舉辦研討會,提高企業管理者對推行質量管理體系的理解,組織客戶回訪,傾聽企業管理者的意見。同時聘請專家參與申報省名牌產品的現場審查、QS資料的審查活動。幾年來,通過這樣的增效服務,推動了一批企業在生產實踐活動中嚴格實施質量管理,一批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的工作人員走上企業領導崗位,推動了企業質量管理更上一層樓。
認證工作的開展也促進了一批民營企業實現快速發展,成為行業的佼佼者。在世界500強企業德國漢高集團對中國部分優秀企業的考察中,當看到僅百余人的西安漢港化工有限公司通過了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以及環境標志產品認證后,異常興奮,通過進一步溝通發現,雙方的管理和經營理念非常相近,挑剔的漢高集團負責人欣然選擇了漢港公司進行投資合作,目前該企業已成為全國黏合劑生產三大企業之一。
談到這方面的變化,企業負責人蔣凱說,審核過程為企業改進提供了機會,1999年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后,第二年他們產量翻番,之后企業加速認證的步伐,在實施認證以及之后的監督審核過程中,專家們又給企業帶來管理方式的更新。在專家的建議下,他們把原來生產一噸膠消耗的蒸汽量,改用產生一噸蒸汽的耗煤量核算,結果極大地降低了煤耗。改造熱水循環裝置后,每天節約3噸水、300公斤煤,現在采用固體廢棄物分類分揀法回收,變原來出錢找人來處理廢棄物,到現在每年企業收入6萬元。
8年的市場化運作,通過中國方圓認證委員會陜西審核中心審核的企業累計達到800余家。該機構也成為陜西最大的一家認證管理機構,自身實力得到明顯提高,由14年前的4、5個人發展到現在23名全部大學畢業生組成的團隊,并形成120人左右的專家審核員和200人左右的后備審核員隊伍,以及超千人的企業內審員隊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