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破解空調業三大懸念?
瀏覽:2162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6-8-22 18:28:502007新的空調財年(2006年8月31日至2007年8月31日)即將來臨,如何破解這三大
價格之謎:明降暗漲成主旋律
日前,中國家電協會秘書長姜風對媒體記者稱:“漲價是今年令空調企業最為頭疼的問題之一!”
在全球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壓力下,盡管廠家一再喊漲,但以國美與蘇寧為代表的商家則大呼降價。進入銷售旺季,經記者調查,發現除了極少量嘩眾取寵僅限于促銷的特價機外,“明降暗漲”是鐵打的事實。今年,單價在1000元以下的空調基本絕跡,空調行業平均價格上漲10%%以上,以新銳格蘭仕與“老三家”格力、美的、海爾為例,新款機型均價都有10%%以上的同比漲幅。格蘭仕空調公司總經理助理呂海軍對記者說,在原材料同比上漲平均高達40%%的前提下,格蘭仕等品牌只是理性地上漲了10%%,主要是通過期權空調、精兵簡政、技術革新等方式內部消化成本壓力。呂海軍認為,格蘭仕占地3000畝的全球最大產能的空調基地,也為格蘭仕提供了全球領先的規模優勢,從而使格蘭仕堅持“性價比領先”的“價值路線”能一炮打響,連續幾年成為中國空調最權威的“海關榜”上的前二強。格蘭仕今后還將繼續漲價,這是因為空調業現在虧不起,原材料仍要上漲,各大賣場還在維持高額壟斷利潤,能效標識全面實施導致成本增加等四大因素使然。利潤之謎:多虧少賺仍是空調大勢
日前,中華商務網最新的空調內銷統計顯示,2006冷凍年度,國內空調行業僅有格蘭仕等少數品牌出現增長。格蘭仕更是以30%%的增幅,成為內銷增幅最大企業,其它許多空調企業虧損。賽諾市場研究公司日前發布的2006年上半年數據顯示,國內空調零售量同比下降10.95%%,零售額為209.5億元,同比下降6.16%%,但格蘭仕不降反升,令人稱道。后來居上的格蘭仕,靠“性價比戰略”,再次“復制”微波爐的驚人輝煌。格蘭仕集團新聞發言人趙為民稱,產品差異化,渠道深度分銷,技術革新能力強,營銷手段創新無疑成為格蘭仕的四大殺手锏,也是格蘭仕能逆市飄紅,從而挽救中國空調業信心危機的根本,但預計2007年能賺錢的空調品牌不會超過四家。技術之謎:光波與變頻爭出風頭
國家統計局提供的統計數字顯示,1-4月,家用空調器應收賬款229.41億元,高于去年同期25.51%%。1-4月,空調器廠家成品存貨占用資金136.18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5.55%%。全行業的成本危機,使得格蘭仕脫穎而出。格蘭仕空調公司總經理陳曙明認為,格蘭仕2006年成功開發出高能效光波空調并投放市場,使得格蘭仕在2006年內外銷量實現30%%增幅的業績。同時,億元健康保險、期權家電、港澳游促銷、新婚新居等促銷組合拳,使格蘭仕的光波空調技術大行其道,大有超過變頻技術之勢。格蘭仕2006年主打光波空調,而海信、新科則主推變頻空調,因此,2007年,技術空調進入“光波時代”還是“變頻時代”,十分令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