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衢大道連接內外 南京工地驚現六朝皇宮
瀏覽:2910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6-3-14 1:15:53
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精美的青瓷殘片和各式瓦當 此次發掘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南京
我國歷代宮鑾禁地,無論秦朝咸陽、唐代長安、北宋東京還是明初南京,皆有跡可尋,唯有六朝帝王所居的建康宮城,地面上了無痕跡,只是在近年來大行宮一帶工地施工時,偶爾從地下探出“頭”來。10日,和南京1912一墻之隔的某工地地下3.5米處,一段南北走向的宮城大道露出真容,車轍鑿鑿,1500年前六朝帝王們沐風而行的浩大場景仿佛在這里重現。
■通衢大道連接宮城內外
這個工地所在是南京地下文物重點埋藏區———六朝宮城及御道區所在。從孫權開始,先后有東吳、東晉、宋、齊、梁、陳等6個王朝的數十位帝王在這里生活,并統治著長江以南的半壁江山。
記者看到在200平方米的探方內,自西向東依次為宮殿建筑遺址、溝渠遺址和道路遺址,可見當年建康宮城內規劃得井井有條。路是用泥土夯筑而成,至今依然非常堅硬,考古人員沿著路西界向東挖了10米還沒有到頭,可見大路之寬。路面上長期被馬車軋過的地方,留下了深深的車轍痕跡。
主持此次發掘的市博考古專家王志高向記者介紹,這條路和此前在南圖新館地下發現的六朝御道方位上基本重合,應當是同一條道路的延續。別看是土路,當年這條通衢大道貫穿南京城直抵皇宮,天下大事都通過這條道路上奏到皇帝面前呢。
■出土文物顯示皇家級別
大路西側是一條2米寬的溝渠遺址,它把御道和宮殿隔開。在黑色的淤泥層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精美的青瓷殘片和各式瓦當。這些瓦當的圖案,有的是盛開的蓮花,有的是面目猙獰的怪獸。王志高介紹說,蓮花紋瓦當和六朝時佛教盛行有關,而獸面瓦當在當時人看來有避邪的作用。此次出土的瓦當和瓷片都非常精美,可見附近的建筑是規格非常高的皇家建筑。而溝渠西側的宮殿遺址由于只是東南一角,齊全面貌尚難窺見。
■此次發掘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今天解放門那段城墻被稱為臺城,實際上是明代以來的誤傳。我們的腳底下才是真正的臺城,而且是臺城中部核心地區。”王志高說。原來,在六朝歷代帝王生活的建康宮城也稱臺城。這個名字來源于為宮城中皇帝秘書主掌文書工作的衙門尚書臺。因為親近皇帝,所以尚書臺權重一時,以至皇帝住的宮城都被稱為臺城了。
南京臺城始建于東吳孫權,以后歷代皆有改建和擴建,到了南朝最后一朝陳時已是千門萬闕、富麗堂皇了。然而公元589年隋王朝大軍占領建康后,犁地三尺蕩平宮闕。直到今天,人們只能在地下深處尋找六朝風流的影子了。
據記者了解,此次發掘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屆時將有望揭開建康宮城中部核心地區的神秘面紗。
3.15誠信維權網
聲明:凡本網注明“3.15誠信維權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3.15誠信維權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本網轉貼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正規網站,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致電010-61706839 或者發郵件至china_xfz315@126.com 京ICP備12034147號-1
版權所有:3.15誠信維權網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本站 顯示器分辨率設置為1024×768像素效果最佳
網站備案序號:[ 京ICP備 1203414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