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娘水餃餐飲有限公司
瀏覽:2481 作者:維權網 發布日期:2006-12-25 19:10:17
經歷過生活磨難和餐飲市場摔打的老板吳國強并沒有氣餒和退縮。當過機關干部、新聞記者的他既不服輸又正視現實,定下心來仔細琢磨:如今,中國的餐飲業已進入大眾消費時代,餐飲市場的商機到底到哪里? 面對現實問題,他反復推敲,從中國傳統食品中認真尋找,這種食品必須能白天賣了晚上賣、一年四季都能賣,才能獲得成功。在這段苦苦思考的日子里,吳國強腦海中時常浮現出大學畢業后到青海生活時的一段經歷,那時作為青海省作協會員的他每當風塵仆仆地回到家,鄰居大娘總會端上自己家搟制的熱氣騰騰的水餃給他飽餐一頓,使遠離家鄉的游子倍感親切。 餃子源于中國古代隋唐年間,距今約一千四百多年,堪稱中國的國粹。北方人喜愛把餃子當主食,民諺曰: “ 舒服不過倒著,好吃不過餃子 ” 。南方人雖以食大米為主,但也把餃子當作一種點心和輔食。既然餃子為中國大部分人所接受,這中間會不會蘊含著無限的商機?思路決定出路,吳國強當機立斷,經過一番精心準備后,于 1996 年 5 月 8 日開始在 30 平方米的小餐廳經營起水餃生意。他請來了一位退休的東北老大娘當起了包餃工,自己則親自動手拌制餃餡。第一天包的水餃一賣而光,第二天、第三天同樣如此。問問顧客,反映居然不錯,于是他又請來了第二位、第三位包餃工,自然生意也日趨火爆。 為了順應快餐外賣市場形勢的發展,公司于 1996 年 11 月 23 日成立了 “ 大娘水餃 ” 常州外送店,用摩托車把 “ 大娘水餃 ” 送到千家萬戶。外送店的開業,為公司創業階段流動廣告的宣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隨著 “ 大娘水餃 ” 在常州知名度的提高,堂口店這個小小的 30 平方米餐廳已無法滿足廣大顧客的要求,每天有近 300 名顧客因吃不上水餃而離開店堂。潛在的市場需求,催促吳國強向前邁進,為此他千方百計籌集了 10 萬元流動資金,于 1997 年 1 月 1 日開辦了 “ 大娘水餃 ” 常州商廈超市店。超市店的開業標志著企業原始積累的開始,不但使吳國強還清了前面所有的債務,而且有了一定資金開辦后續的連鎖店,公司的發展初獲成功。常州商廈 “ 大娘水餃 ” 超市店的開業,標志著公司進入第一個發展點。 超市店成功后不久, 1997 年 4 月 18 日公司乘勝追擊, “ 大娘水餃 ” 常州中聯店的開業又一炮打響。但此后一段時間內,由于選址等方面定位不準確,導致公司在發展上走了一段彎路。 1997 年 9 月 8 日至 1998 年 5 月 7 日,我們在常州亞細亞影城開辦過一家連鎖店,但苦心經營 8 個月后只能告退,半年多的努力競換來了 20 多萬元的經濟損失。在南京夫子廟 “ 六鳳居 ” 由于同樣的原因也損失了 5 萬元,連續的打擊令我們暫時陷入了困境之中。 1998 年 9 月 10 日,經過縝密的調查和市場研究,公司再次鼓起勇氣,邁出常州,在蘇州石路成功落腳,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轉折,踏上了一條在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市進行水餃堂食連鎖快餐化經營的道路。蘇州 “ 大娘水餃 ” 石路店的開業,標志著公司進入第二個發展點。 此后的三年里,我們憑著 “ 吳大娘 ” 品牌、鮮嫩可口的餃子、湯品和獨特的經營理念、經營方式,揮師南京、鎮江、南通、無錫。 1999 年 9 月 20 日,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改建開街的日子,公司毅然將自己的 “ 土招牌 ” 豎立在了這個世界名牌林立的 “ 中華商業第一街 ” 上,成為首家進駐南京路的江蘇餐飲企業。當時,火爆的營業場面轟動了上海灘,引起了上海政府機構及領導人的高度關注,徐匡迪市長還在一次商貿會議上提出上海各商業中心應多引進象 “ 大娘水餃 ” 類型的快餐企業。上海 “ 大娘水餃 ” 中聯店的開業,標志著公司現代化連鎖體系的初步建立, “ 大娘水餃 ” 文化氛圍、品牌號召力的逐漸成形。從此,滬寧線上品嘗 “ 大娘水餃 ” 成為一種新時尚,全國各地的新聞媒體紛紛研究和報道江南 “ 吳大娘 ” 現象,上海、南京等各大報刊、電視、廣播都不時推出專版、專題報道, “ 大娘水餃 ” 已成為中國快餐業中一個響當當的品牌。上海 “ 大娘水餃 ” 中聯店的開業,標志著公司進入第三發展點。 2001 年是大娘水餃的發展年和管理年,公司發展的步伐跨出了江蘇和上海,分別在安徽的合肥與蕪湖、北京、山東的青島開辦了五家連鎖店,實現了公司多年來進駐北京的夙愿,使大娘水餃經營的地域擴展到五個省和直轄市,積累了跨地域經營的經驗,標志著大娘水餃進入了一個成熟的發展階段。北京前門店和青島佳世客店的開張,標志著公司進入第四個發展點。 水餃,是中國的國粹,是中國的影子。大娘人心中有一個夢,就是把蘊涵著深厚中華民族文化的水餃介紹到異國鄰邦,讓華夏文化之光通過水餃傳遍全世界。 2002 年底,我們悄悄地開始了自己的夢。同時,我們對企業的結構也開始了新的探索,斥資五千萬元建立速凍廠,并且對加盟店建立和建設進行了嘗試。 2002年11月16日和25日印尼蘭花店、雅加達藝登小廚店的開張, 2003年元月1日速凍廠的奠基,以及加盟店的成功標志著公司進入第五個發展點。 2004年12月大娘水餃澳大利亞悉尼店隆重開張。 公司經過了十年多的發展,至2006年1月,連鎖店總數逾200家,公司擁有餐位一萬八千多個,營業面積四萬多平方米,員工人數五千多人,成為國內十大“中國快餐連鎖著名品牌企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