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中醫保健醫院火不過美容店
瀏覽:2220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6-10-16 19:08:44
天氣漸涼,保健養生又到了好時節。記者近日發現,多家美容休閑店鋪紛紛亮出“保健牌”:推拿88元/小時、拔火罐20元/個……服務價格不菲,消費者仍絡繹不絕。與之形成反差的是,正規中醫醫療機構內,同樣項目價格便宜三分之一,卻問津者不多。在市中醫醫院內,推拿科日均門診量10余名,而一家中型美容休閑店日均推拿營業量可達30余名。
簡便的流程與私密的環境,是眾多美容休閑店家得以推行傳統中醫保健技術的優勢。28歲的翁先生是某美發店常客,平日工作壓力大,頸椎不適沒空去醫院看。他說,“美發店環境好,常來推拿覺得很輕松”。而在正規醫療機構內,中醫保健針對各種疾病而設置,享受醫療保健也要“走流程”。龍華醫院針灸科主任裴健告訴記者,拔火罐、推拿、耳穴伏貼等,患者均須掛號、檢查,醫師還要望聞問切、對癥治療一番。
除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外,執業醫師診療快慢、收費標準也是造成醫院門庭冷落的原因之一。市中醫醫院推拿科副主任紀清稱,以落枕為例,治療并非坊間流傳的“扳一下就好”,醫師要細致檢查,用持久柔和的力度推拿才有效。這樣一來,整個診療就快不了,門診量也隨之有所限制。同時,市物價局、衛生局對中醫保健服務項目作了統一定價規定。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醫醫師表示,拔多少個火罐都是一個價,價格偏低很難體現醫師診療的技術含量,一定程度上減弱了醫師的工作積極性。
業內人士建議:醫療機構內的醫療保健應盡量體現人性化服務設計,對開展保健技術的中醫醫師應多些經濟補償。自去年起,市衛生監督所明確規定,美容美發機構不得冠以“中醫保健”之名從事醫療行為。不過諸多店鋪又把推拿、拔火罐命名為“生活保健”。相關部門應明確區分醫療保健與生活保健,制定出更具操作性的細則,消費者也要選擇合適的保健渠道,以防保健不當致病。
簡便的流程與私密的環境,是眾多美容休閑店家得以推行傳統中醫保健技術的優勢。28歲的翁先生是某美發店常客,平日工作壓力大,頸椎不適沒空去醫院看。他說,“美發店環境好,常來推拿覺得很輕松”。而在正規醫療機構內,中醫保健針對各種疾病而設置,享受醫療保健也要“走流程”。龍華醫院針灸科主任裴健告訴記者,拔火罐、推拿、耳穴伏貼等,患者均須掛號、檢查,醫師還要望聞問切、對癥治療一番。
除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外,執業醫師診療快慢、收費標準也是造成醫院門庭冷落的原因之一。市中醫醫院推拿科副主任紀清稱,以落枕為例,治療并非坊間流傳的“扳一下就好”,醫師要細致檢查,用持久柔和的力度推拿才有效。這樣一來,整個診療就快不了,門診量也隨之有所限制。同時,市物價局、衛生局對中醫保健服務項目作了統一定價規定。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醫醫師表示,拔多少個火罐都是一個價,價格偏低很難體現醫師診療的技術含量,一定程度上減弱了醫師的工作積極性。
業內人士建議:醫療機構內的醫療保健應盡量體現人性化服務設計,對開展保健技術的中醫醫師應多些經濟補償。自去年起,市衛生監督所明確規定,美容美發機構不得冠以“中醫保健”之名從事醫療行為。不過諸多店鋪又把推拿、拔火罐命名為“生活保健”。相關部門應明確區分醫療保健與生活保健,制定出更具操作性的細則,消費者也要選擇合適的保健渠道,以防保健不當致病。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