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熱”席卷埃及
瀏覽:1975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6-10-16 19:02:06
新華社開羅10月16日電(記者 林建楊 郭春菊) 自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今年6月訪問埃及以來,尤其是隨著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臨近,記者在埃及除了感受到盛夏的炎熱外,還明顯感覺到一陣陣撲面而來的“中國熱”。
從高級官員訪華熱,到中國商品熱,再到埃及人學習漢語熱,“中國熱”彌漫埃及全國上下。
埃及高官“訪華熱”始于埃及貿易和工業部長拉希德9月初的中國之行。作為埃及內閣的一位重要成員,現年51歲的拉希德是近兩年埃及經濟改革的主要策劃者和決策者之一。他于9月4日對中國進行為期一周的訪問之前表示,埃及期望與中國建立特殊的經貿關系。回國后,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中國經濟過去20多年的迅速發展和所取得的成功,在世界范圍內具有開拓性和引領性意義,埃及應該借鑒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
之后,埃及外交事務理事會主席阿布杜勒-拉烏夫·里迪9月率一個由外交、經濟、學術界等人士組成的代表團訪華,里迪對中國取得的發展和進步贊不絕口。10月9日,埃及運輸部長曼蘇爾對中國展開為期4天的訪問,與中國就加強鐵路運輸領域的合作進行探討。此外,埃及投資部長毛希丁、石油部長法赫米、通信和信息技術部長卡邁勒等也將很快訪問中國。
這股“訪華熱”的高潮將出現在11月初,屆時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將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并訪問中國。埃及外交部負責亞洲事務的部長助理希夫尼11日在由新華社中東總分社和金字塔報業集團聯合舉辦的中埃關系研討會上表示,這是穆巴拉克總統第九次訪華,意義重大。他指出,今年適逢埃中建交50周年,埃及目前舉國上下高度重視同中國的關系,國家領導人和部分高級官員相繼訪華,表明埃及高度重視加強同中國的合作。
“中國熱”的第二熱是“中國制造”熱,中國的小商品在埃及早已深入人心。中國商品物美價廉,廣受消費者青睞。而與此前的中國商品熱明顯的不同是,今年出現了“中國汽車熱”。近幾個月來,中國生產的奇瑞、哈飛、吉利、華晨等汽車大舉進入埃及市場。
奇瑞與大宇埃及公司于今年8月1日聯合宣布,大宇埃及公司將利用其生產線組裝奇瑞汽車,投放埃及市場。大宇埃及公司相關人士說,奇瑞汽車以其出色的性價比很快獲得埃及消費者的認可,目前產品供不應求。
如今在開羅街頭可經常看見中國品牌的汽車如奇瑞QQ、奇瑞A516、奇瑞新東方之子,以及吉利、哈飛等廠家生產的汽車穿梭在車流中。在埃及主要的汽車報紙雜志上,也隨時可以看見大版面的中國汽車廣告,有的甚至是封面廣告。
中國駐埃及大使吳思科說,中埃經貿關系近年來發展迅猛。今年1-8月,中埃雙邊貿易額達到19.6億美元,同比增長47.6%。
隨著“中國熱”的日益升溫,“漢語熱”不可避免地“席卷”埃及。開羅中國文化中心就是最好的見證者。
作為中國在中東阿拉伯地區第一個文化中心,自2003年9月開設首期漢語培訓班以來,文化中心已培訓埃及學員超過600人。文化中心負責人徐志國介紹,培訓班3個月一期,參加首期培訓班的學員不過20人,但現在報名的人太多了,由于中心的教師有限,因此不少人報不上名。
徐志國說,“漢語熱”興起是因為學習漢語用處大,比如來埃及的中國游客越來越多,埃及的中資公司越來越多,他們都需要聘用懂漢語的當地人。
埃及的主要高等院校也競相開辦中文系。開羅最著名的幾所高校如開羅大學、艾因夏姆斯大學和愛資哈爾大學等都開設了中文系。開羅大學還于上月與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簽署了合作開設開羅大學孔子學院的意向書。
如今在埃及,不論是在開羅市中心的哈里里市場,還是在開羅東南方400多公里的紅海旅游城市胡爾加達,人們一看見中國游客,都會脫口說出:“你好!”或“你們好!”
從高級官員訪華熱,到中國商品熱,再到埃及人學習漢語熱,“中國熱”彌漫埃及全國上下。
埃及高官“訪華熱”始于埃及貿易和工業部長拉希德9月初的中國之行。作為埃及內閣的一位重要成員,現年51歲的拉希德是近兩年埃及經濟改革的主要策劃者和決策者之一。他于9月4日對中國進行為期一周的訪問之前表示,埃及期望與中國建立特殊的經貿關系。回國后,他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中國經濟過去20多年的迅速發展和所取得的成功,在世界范圍內具有開拓性和引領性意義,埃及應該借鑒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
之后,埃及外交事務理事會主席阿布杜勒-拉烏夫·里迪9月率一個由外交、經濟、學術界等人士組成的代表團訪華,里迪對中國取得的發展和進步贊不絕口。10月9日,埃及運輸部長曼蘇爾對中國展開為期4天的訪問,與中國就加強鐵路運輸領域的合作進行探討。此外,埃及投資部長毛希丁、石油部長法赫米、通信和信息技術部長卡邁勒等也將很快訪問中國。
這股“訪華熱”的高潮將出現在11月初,屆時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將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并訪問中國。埃及外交部負責亞洲事務的部長助理希夫尼11日在由新華社中東總分社和金字塔報業集團聯合舉辦的中埃關系研討會上表示,這是穆巴拉克總統第九次訪華,意義重大。他指出,今年適逢埃中建交50周年,埃及目前舉國上下高度重視同中國的關系,國家領導人和部分高級官員相繼訪華,表明埃及高度重視加強同中國的合作。
“中國熱”的第二熱是“中國制造”熱,中國的小商品在埃及早已深入人心。中國商品物美價廉,廣受消費者青睞。而與此前的中國商品熱明顯的不同是,今年出現了“中國汽車熱”。近幾個月來,中國生產的奇瑞、哈飛、吉利、華晨等汽車大舉進入埃及市場。
奇瑞與大宇埃及公司于今年8月1日聯合宣布,大宇埃及公司將利用其生產線組裝奇瑞汽車,投放埃及市場。大宇埃及公司相關人士說,奇瑞汽車以其出色的性價比很快獲得埃及消費者的認可,目前產品供不應求。
如今在開羅街頭可經常看見中國品牌的汽車如奇瑞QQ、奇瑞A516、奇瑞新東方之子,以及吉利、哈飛等廠家生產的汽車穿梭在車流中。在埃及主要的汽車報紙雜志上,也隨時可以看見大版面的中國汽車廣告,有的甚至是封面廣告。
中國駐埃及大使吳思科說,中埃經貿關系近年來發展迅猛。今年1-8月,中埃雙邊貿易額達到19.6億美元,同比增長47.6%。
隨著“中國熱”的日益升溫,“漢語熱”不可避免地“席卷”埃及。開羅中國文化中心就是最好的見證者。
作為中國在中東阿拉伯地區第一個文化中心,自2003年9月開設首期漢語培訓班以來,文化中心已培訓埃及學員超過600人。文化中心負責人徐志國介紹,培訓班3個月一期,參加首期培訓班的學員不過20人,但現在報名的人太多了,由于中心的教師有限,因此不少人報不上名。
徐志國說,“漢語熱”興起是因為學習漢語用處大,比如來埃及的中國游客越來越多,埃及的中資公司越來越多,他們都需要聘用懂漢語的當地人。
埃及的主要高等院校也競相開辦中文系。開羅最著名的幾所高校如開羅大學、艾因夏姆斯大學和愛資哈爾大學等都開設了中文系。開羅大學還于上月與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簽署了合作開設開羅大學孔子學院的意向書。
如今在埃及,不論是在開羅市中心的哈里里市場,還是在開羅東南方400多公里的紅海旅游城市胡爾加達,人們一看見中國游客,都會脫口說出:“你好!”或“你們好!”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