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8到2004 老外眼中的中國巨變
瀏覽:1757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6-10-11 17:49:22我的首次中國之行是在1978年夏天。當飛機降落在北京機場時,我看見工人們盤腿坐在跑道之間的草地上。機場又小又臟,也沒有空調。載我去旅館的巴士行駛在坑坑洼洼的兩車道公路上,路上擠滿了自行車和馬車。
我在北京的旅行從參觀毛主席紀念堂開始。在城市四處游覽時,北京人基本上不怎么注意我。他們只是對我的陌生著裝和大腳投以匆匆一瞥。美國人在1978年時的中國依然罕見,但西方人并不少見。
除了北京,我還去了東北。當我在大連一家旅館附近溜達時,引來好奇的人群。我身邊總是跟著幾十個中國人,他們似乎被我的穿著和身高震懾住了。我穿著短褲時,小孩子跑過來拔我的腿毛。幾乎沒有哪個旁觀者擁有相機,他們都渴望用我的相機跟我合影。
在上世紀80到90年代期間,我又去了4次中國,此時中國正經歷迅速的現代化。除了新修建的樓房和公路,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他們對未來的信心也在增強。
2004年,我應邀到吉林大學教書。在那里的見聞令我驚訝。在長春,現代的摩天大樓高聳入云,汽車把街道擠得水泄不通。麥當勞、肯德基及必勝客成了年輕人愛光顧的地方。
我的學生穿著牛仔褲、T恤、運動鞋,背著背包,他們的穿著與美國學生沒什么兩樣。其中許多人對美國相當了解。但我發現他們對知識的渴求沒有止境,似乎在尋求理解美國富裕和技術先進的原因所在。他們對美國懷有贊美之情,十分尊重美國人民,但他們激烈批評美國領導人和美國的政策,經常有人問我:“為什么你們美國人總覺得自己應該掌管這個世界?”
長春的冬天非常寒冷,但長春人對我非常熱情。在長春5個月,我體會到了許多善意和好心。我從中國學生和同事那里學到的,要遠遠多于我教給他們的有關美國的知識。他們熱愛自己的國家,相信毛澤東去世后中國發生的變化使中國日漸成為經濟和軍事強國,贏得了世界的尊重并在世界事務中發揮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