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改革委推進石油替代戰略大型二甲醚工程上馬
瀏覽:2031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6-8-17 15:02:43近幾年,石油價格大幅上漲引發世界各國高度關注。記者從發展改革委能源局了解到,長遠看,油價大幅回落的可能性較小,將呈現高位徘徊態勢,中國在財稅收入、企業經營、人民生活等方面遇到高油價挑戰,實施替代能源戰略是抑制高油價影響的重要措施。
作為一種烴類化工產品,二甲醚無毒,物理特性與液化石油氣十分相似,可用作民用燃料;其低毒低腐蝕性,燃燒時常規有害氣體排放量低于汽柴油,有利于環境保護。
研究表明,二甲醚有望成為石油替代主要產品之一。其潛力巨大的應用領域一是替代液化石油氣,作為民用替代燃料;二是替代柴油,作為車用替代燃料;三是用于發電,或作為燃料電池的燃料。
據介紹,中國在二甲醚方面的研究工作相對不足,產能有限,已建成的二甲醚生產企業20多家,總生產能力12萬噸/年,但實際上,不少企業不能正常生產,有的甚至處于停產狀態。
為加快二甲醚發展,在發展改革委倡導和推動下,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申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銀泰投資有限公司和內蒙古滿世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決定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建設大型煤炭、化工、發電、運輸一體化工程。工程預計煤炭開采2000萬噸/年,甲醇420萬噸/年,二甲醚300萬噸/年。
當前二甲醚產業的產品將替代部分液化石油氣進口,生產二甲醚能延長煤炭產業鏈,有利于提高煤炭產品附加值,對促進中國西部富煤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二甲醚是以煤炭為基礎的液體燃料,屬不可再生能源,目前中國煤炭開采已面臨巨大壓力,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礦區生態環境和水資源破壞日趨嚴重,煤炭供應的長期保障也是個嚴峻挑戰。
記者從發展改革委能源局了解到,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制定二甲醚作為民用燃料的使用標準。發展二甲醚產業,對于緩解我國石油供求矛盾十分必要。
此前,在發展改革委召開的二甲醚產業發展座談會上,有關部委和專家認為當前應抓緊編制二甲醚發展規劃,加強產業發展引導,避免一哄而起、盲目建設的傾向。此外,更應該從國家能源戰略、經濟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充分重視二甲醚等替代燃料的技術研發、商業化應用與規模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