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并重組提升區域食品質量安全
瀏覽:1966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6-8-8 21:36:56小企業的煩惱少了
幾個月前還是一廠之長的潘文昌,如今成了兼并其工廠所在公司的銷售經理。潘說:“兼并時對方付給廠子56.2萬元,區政府還獎勵了我4萬元。”
提起過去的工廠,潘嘿嘿地笑,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原來規模小,技術能力弱,根本沒有什么管理制度,就連化驗和抽檢的設備都沒有,防腐劑常常是憑經驗放,計量器具就是一個鐵碗,舀一碗倒進去,夏天時就多放點,所以常常超標……”
在蕭山,和潘文昌的工廠一樣的還有不少:企業多以家庭作坊為主,生產場地都在住宅旁邊或在住宅里,生產設施簡陋,管理水平低下。生產管理以經驗為主,有的小企業、小作坊甚至連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都沒有。
難怪,在以往的質量抽檢中,總會有不少企業的產品不合格。
去年底,在當地政府的鼓勵下,潘文昌把自己的工廠賣了,并被“兼并”到現在的公司做銷售經理。問及被兼并的感覺,潘真誠地說:“兼并了好。由于小廠子產品質量差,我們也常常擔心消費安全的問題。而且,眾多的小廠子又沒有品牌,相互的價格競爭厲害,你1元,他就0.7元,結果是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越來越薄,消費者吃的越來越不安全……”
“現在好了,煩惱少了,還省心了。” 潘文昌連連說:“我利用原來的客戶跑銷售,工作單一了,可收入也不一定比原來低呀!”和潘文昌一樣的廠長,在蕭山還有26個。
大企業的實力強了
“去年我們一共兼并了兩家企業,政府共獎勵了我們6萬元。”在蕭山區醬腌菜行業第一家通過QS認證的錢江集團總經理助理高志榮介紹說。
“兼并后,我們用于廠房改造和人員管理的費用花了20多萬元。由于原來兩個工廠都沒有實驗室、檢測設備等,所以我們現在實行了統一檢測,并且把我們企業原來成熟的整套管理模式全部復制過去,如對生產過程中設立5個質量控制點:收購時預處理、醬制、清洗、計量包裝、高溫殺菌等。同時,制訂統一的質量管理手冊,進行培訓和考核……”
目前,錢江集團擁有80多名管理人員,400多名員工,9家分廠,年生產能力達到了2.5萬噸。高志榮認為,一般的問題都出在小企業。大企業都建立了一系列規范管理制度,如果嚴格按此操作,質量控制一定沒有問題。
在其生產車間,記者看到了兩條水浴高溫殺菌設備正在工作。高志榮介紹,這是企業剛購置的,全部投入達到100萬元,政府還補貼了12萬元。
為鼓勵企業加強技術研發,采用新的防腐工藝或新型防腐劑,蕭山區政府對進行技術改造的企業進行了補貼。這一舉措極大地促進了醬腌菜生產企業的技改工作,目前已有20多家企業上馬了31條水浴高溫殺菌設備,還有23家企業正在準備上馬。高志榮說,高溫殺菌設備的使用,切實改善了醬腌菜行業的質量安全狀況。
管理者的心情好了
同一間辦公室,同一個人,杭州市質量技監局蕭山分局局長詹國棋今年的心情卻輕松了許多。
今年,蕭山質量技監部門對全區26個鄉鎮街道的50多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進行了抽查,抽樣合格率較往年有了大幅提高。
這個轉變,旁觀者迷,當局者清。
去年,國家質檢總局下發文件將對醬腌菜企業實行QS認證。蕭山分局以此為契機,在區政府等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出臺了一系列舉措,鼓勵醬腌菜企業資產重組、兼并,生產向優勢企業集中,對兼并和被兼并的企業,分別由區政府補貼3萬~5萬元和4萬~6萬元。目前已有26家企業完成兼并,另有20家已達成兼并意向。
同時引導企業創新經營加工模式,鼓勵企業加強技術研發,采用新的防腐工藝或新型防腐劑等等。
5月30日,蕭山有關部門又出臺了一份對企業頗具誘惑力的文件:對通過QS認證的企業,將給予8萬~1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目前,蕭山區通過QS認證的企業已經達到71家,領證率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