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水果多為激素"美容"
瀏覽:2218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6-7-23 21:01:31食品專家表示,這都是使用膨大劑、催紅素和催熟劑等化學激素“美容”的結果。
比如給獼猴桃噴一種叫“大果靈”的東西,獼猴桃就會長得更大。市場上賣的不少冬棗看著個大鮮亮,那也都是動過手腳的。
用催紅素給水果上色是為了讓蘋果、桃子等變得更加鮮艷漂亮,一些商販會使用一種叫催紅素的化學激素。草莓用了催紅素后生長期變短,顏色新鮮可人。北京市園林綠化局果樹處負責人說:“前幾年西紅柿發現得比較多,青的時候摘下來,噴上催紅素,但是一吃卻酸得很。”這些東西屬于生長素一類,對果實的直接影響就是令其口感變差,至于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目前還沒有科學定論。
據了解,我國《食品衛生法》中有幾百項國家衛生標準,但對五花八門的生長激素卻沒有相關指標規定。
果品業內人士說,由于果蔬在運輸過程中容易腐爛,為了防止腐爛,果農往往在其接近成熟期時就提前采摘,等到要上市銷售前,再使用催熟劑等將未完全成熟的果蔬催熟。
質檢部門表示,對于催熟劑的使用,國內尚沒有相關標準。因而質檢部門在對食品進行檢測時,還未將其作為檢測內容之一。而缺乏標準,檢測有難度,也給工商部門執法帶來困擾。
(楊 濱 邵澤慧)
相關信息
求速效用激素成分化妝品
女性用“皮膚鴉片”上癮
據《新聞晚報》報道,日前,衛生部通報了一個含“皮膚鴉片”――激素成分的違規化妝品。記者從本市醫院皮膚科獲悉,在門診中因使用這類“皮膚鴉片”成癮的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并不少,而高發人群就是30歲以上、45歲以下的中年女性。
上海市皮膚病性病醫院副院長、皮膚與化妝品研究室主任、中國化妝品標準化委員會委員、上海醫學美容協會主任委員王學民表示,地塞米松是一種人工合成腎上腺皮質類激素,一般臨床上治療炎癥造成的滲出、水腫等。這類糖皮質激素,對人體的炎癥抑制很明顯,在臨床上本來就是用于抑制炎癥的藥物。因此,如果一些消費者出現了輕度面部皮炎、脂溢性皮炎,表現為皮膚出現斑塊、丘疹等,此時使用含有激素成分的化妝品,就會產生比較明顯的效果,皮膚很快變得光滑。
但是,正如臨床上激素類外用藥不能濫用一樣,含有激素成分的化妝品如果長期使用,皮膚就會產生如同上癮的癥狀,只要停用,過敏癥狀就會加重發作、反彈,造成毛細血管擴張、萎縮,皮膚變薄,痤瘡加重,色素沉著,甚至出現多毛、皮炎等癥狀。同時,激素外用還可能引起人體內激素水平變化,造成內分泌混亂,引起月經不調等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