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日本、印度禁不禁豐胸廣告?各國應對有方
瀏覽:2372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6-7-20 20:40:32藥品豐胸減肥電視節目8月1日起停播 [視頻]
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工商總局19日下發通知,要求整頓廣播電視醫療資訊服務和電視購物節目內容。通知要求自8月1日起,所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暫停播出介紹藥品醫療、器械、豐胸、減肥、增高產品的電視購物節目,待有新通知后按照新規定執行。
看到國內的規定,我們就會聯想到國外。那么國外針對醫藥行業的廣播電視廣告是怎樣規定的呢?豐胸廣告在國外是否禁播呢?
美國:痛苦呻吟表情、動作及聲音禁止播放
美國是世界上藥品廣告市場最發達的國家,美國制藥企業一年花在處方藥廣告上的開支高達27億美元。在美國,只要是藥品都可以做廣告。
美國政府管理廣告的主要機構是聯邦貿易委員會、聯邦通訊委員會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對醫藥用品電視廣告的規定尤其嚴格。首先,美國強調如果藥品廣告關系到觀眾健康,播放時必須慎之又慎。在播放醫藥廣告中,不得使用“安全可靠”、“毫無危險”、“無副作用”等夸大醫療效用的詞句。藥品廣告播放時,尤其必須詳細說明該藥物的副作用。醫藥廣告中痛苦呻吟的表情、動作及聲音者也都禁止播放。法律明確規定,如果藥品促銷廣告陳述的內容與推銷的產品大相徑庭,誤導消費者購買并由此產生了嚴重的后果,則被視為虛假廣告。而在界定是否包含虛假內容方面,法律也做出了嚴格的規定:首先要看廣告的文字及圖片有沒有欺騙顧客的內容;第二要看廣告中表述藥品的內容是否完全,即藥品的性能、可能引發的副作用和對人體的傷害是否表述完全;第三,作為向消費者推薦的藥品,必須有科學的依據,必須標明調查數據如臨床試驗或者有關研究的數據,并明確藥品的副作用。所以說,在美國,如果“豐胸”產品屬于藥品的話必須要符合上述規定才可以播放。
日本:醫院機構采用比較類廣告將處以6個月以下拘役
日本《醫療法》規定,原則上禁止醫療機構以任何形式做廣告,但根據客觀現實有些情況可例外。如,某醫院出臺了新的服務項目——可用信用卡結賬、雙休日也能就醫、提供上門服務等。一般來說,醫院不在電視、報紙等媒體上做廣告。日本對醫院廣告有三大禁令:一是虛假廣告,二是比較類廣告(與別人比較),三是夸大性廣告。如有違反,將處以6個月以下拘役、30萬日元以下罰款。雖然懲罰不是很嚴厲,但醫院以犯罪為恥,信譽度下降就再也沒有生意可做,自尋死路的事沒人敢冒險。
相對來說,日本的藥品廣告比較少,出現的大多是緩解感冒、季節性花粉癥和減輕肌肉、關節疼痛之類的日常用藥。這是因為日本的醫療保障體系比較健全,國民生病可以去醫院和診所就診,按醫生處方購藥服用,所以,除了頭疼腦熱這類小病,一般不必自己去藥店選購藥品。
與國內不同的是,日本的藥品和保健食品等廣告基本上都是以宣傳該產品中的主要成分及這種成分的醫療與保健功效為重點,不會片面強調并渲染該產品的醫療與保健效果。日本《藥事法》第8章對有關醫藥品等的廣告作如下規定:“任何人都不得對醫藥品、相關保健食品、化妝品以及醫療器械等的名稱、制造方法、效能、效果或性能進行或明或暗的虛偽或夸大的廣告宣傳和傳播”;不得進行可能使受眾誤解的廣告宣傳,比如可能讓受眾誤認為某項醫藥品已經得到權威機構的鑒定等等。
印度:一個沒有藥品和保健品廣告的國度
沒有藥品和保健品廣告是印度廣告業的一大特色。印度政府對藥品的價格有嚴格的管理制度,按質論價,對國際品牌公司或印度本士公司生產的藥品一視同仁。醫藥公司沒有必要通過廣告推銷自己的產品。另外,印度醫藥衛生部門對處方藥和非處方藥都有嚴格的規定。病人到醫院看病,在醫院里只交納掛號費、診斷費、化驗費等。醫生開出處方,病人可到藥店購藥。所以說印度也不會有類似中國的“豐胸”產品廣告。
此外,法國在針對大眾的廣告中,絕對不能說某種藥品安全有效是因為它是純天然;德國的醫療及制藥水平居于世界領先地位,但德國的電視和報紙等大眾媒體上,藥品廣告卻寥寥無幾。英國則規定不準宣傳藥品沒有副作用,而夸大藥效則更是絕對禁止的,等等。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國外在醫藥廣告播放內容的規定除對電視臺、廣播電臺等傳播機構有所限制外,更多的是對藥品制造商及銷售商加以控制和限定,而像豐胸、減肥等類似的藥品廣告也必須經過國家醫藥管理部門審定后才可以播放,也就是說類似中國廣電總局對媒體的規定更多的會放在相關部門對醫藥生產和流通環節的限制上。所以說只有對醫藥產品進行規定和限制,國家醫藥行業才能健康發展,醫療保障體系才更加完善,普通民眾就不會被花里胡哨的宣傳廣告遮住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