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運河時代"走向"長江時代&...
瀏覽:2124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6-7-4 20:45:102002年8月,為充分利用揚州81公里長江岸線資源,加快從“運河時代”走向“長江時代”,揚州率先在江蘇省提出沿江開發戰略。到2005年,揚州沿江地區的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財政總收入、實際利用外資分別占全市總量的78.5%、84.3%、84.2%和87.8%。
在沿江開發過程中,揚州的產業結構不斷得到優化。目前,沿江地區已經形成了汽車及零配件、化工、船舶制造、電子信息、紡織服裝、醫藥及醫療器械、金屬板材設備、食品加工等一批支柱產業。與此同時,園區集聚效應也顯著增強,沿江地區6個省級開發區和各類園區已批準進區企業3000多家,投產企業2300多家。沿江與腹地的交通網絡初步形成,一批與園區建設密切相關的供水、供電、供熱、供氣和污水處理設施相繼建成。去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準同意在揚州經濟開發區內設立揚州出口加工區,批準面積3平方公里。目前,已落實擬進區項目10余個,協議利用外資1億多美元。
為縱深推進沿江開發,揚州將從單純的工業開發轉入到工業、農業、旅游、物流、城鎮等綜合開發的新階段,從低層次的開發利用轉入到提升產業水平、實現資源高效集約利用的新階段,并把著力點放在整合空間布局和資源上。科學制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做到長遠規劃、一次定位、保留彈性,同時進一步加強土地復墾和江灘濕地管理。根據規劃,到“十一五”末,揚州的石化、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的產銷規模將分別達到800億元和1000億元,電子信息、化纖紡織、機械、造船各突破500億元大關;建成花卉苗木、綠色蔬菜、長江特水和優質茶果等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基地50萬畝;力爭將揚州港建成“億噸大港”;基本建成古運河水上游覽線、長江風情旅游線、瓜洲古鎮及潤揚濕地風景區、江都三江營生態自然保護區、儀征龍山風景區;沿江地區城市化率達到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