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修鐵路提高運力緩解“票難求、貨難運”(記者在線)
瀏覽:2210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8-3-10 13:15:40另外,“貨運也很艱難”。張軍邦代表坦言,就總體來說,鐵路的運輸能力仍然十分緊張,以河南省為例,2007年鐵路運輸需求滿足率為60%左右,雖然比上年同期提高了近20個百分點,但仍然難以滿足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說到底,還是運量與運能之間存在矛盾。” 張軍邦代表分析說,鄭州局地處全國路網中心,不僅全國南來北往的列車大部分要從鄭州鐵路樞紐通過,同時,在河南省境內的社會周轉量中,約90%的煤炭外運量、65%的糧食外運量、50%的旅客周轉量和75%的貨物周轉量,要通過鐵路運輸來完成。2007年,鄭州鐵路局的各項運輸主要指標在高起點上再創歷史新紀錄,其中完成換算周轉量2233.14億噸公里,旅客發送量完成5703.74萬人,貨物發送量完成16936.26萬噸,煤炭發送量完成11819.25萬噸,各項主要指標均創歷史最高記錄。
“鐵路發展滯后,已成為制約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不能很好的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滿足不了出行和貨運的要求。”盡管現實嚴峻,但張軍邦代表卻對鐵路發展的前景表示樂觀。他告訴記者:“經過3到5年的努力,在一些主要干線將實現客貨分線,到那時,‘票難買、貨難運’問題將得到極大解決。”
此外,張軍邦代表還透露,為盡早實現上述目標,目前鐵路發展正在兩條戰線同時進行,一是新修鐵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是對現有鐵路進行技術改造,在短期內快速提升現有運輸能力。
《市場報》 (2008-03-10 第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