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拿腦袋擔保”“虎照”這支牙膏……
瀏覽:2244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8-3-3 12:12:56
《網友質疑華賽金獎照片 》稿件一經發出,如一石激起千重浪。諸多媒體相繼跟蹤報道,國內知名網站爭先轉載。昨天,被指“涉嫌造假”的照片拍攝者哈爾濱日報攝影記者 張亮發表聲明,再次稱自己的照片沒有造假,并稱原片已被刪除。與此同時,華賽組委會積極回應了網友的質疑,表示將組織有關方面實事求是地對此事予以核查,如確有造假行為,將取消作者 的獲獎資格。(2月24日東方網)
筆者忽然覺得這忽悠了三個多月的“虎照事件”就像是一支總擠不完的牙膏,越往外擠,越有五顏六色的牙膏泥被擠出來,讓你眼睛發亮。
這不,央視《影響2006?CCTV 圖片新聞年度評選》組委會剛剛就“劉羚羊”作品造假事件,向社會公眾致歉,同時宣布取消“劉羚羊”銅獎資格,證書獎杯將完璧歸“央視”,這里又擠出個“張鴿子”來。
驚人相似的是,“鴿照”的作者在聲明中稱以共產黨員的名義和新聞工作者的良心出發,承諾照片沒有造假。這很自然讓人起“虎照事件”起初也有人要“拿腦袋擔保”。如今,牙膏在不斷往外擠壓,可“虎照事件”就像深藏于牙膏殼底部的那些牙膏泥,越擠上面的牙膏,它藏得越深,直到大家都去擠外面的牙膏,無人問津它的存在。然而,結果會是這樣的嗎?
筆者建議,從近處計,網民也好,公眾也好,輿論也好,大家在擠上面那些五顏六色牙膏的同時別忘了下面的牙膏,讓“擠牙膏效應”能推動“虎照”真偽的最終大白于天下,給天下人一個交待。從遠處計,在電腦合成技術相當普及的今天,無論搞什么攝影大賽還是新聞照片,都先拿到網上讓網民們先來“擠一擠牙膏”,看個究竟,再拿去評個一二三等。
有人說,從擠牙膏的“手法”上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謹小慎微者往往從最底部往外擠,擠得一點牙膏也不剩;粗枝大葉的人則從中間或上部開始擠,擠到最后剩下底部的牙膏就浪費了。但愿最早被擠的牙膏――“虎照”事件不從“粗枝大葉”者的手底下溜過,永遠成為一個謎團。
筆者忽然覺得這忽悠了三個多月的“虎照事件”就像是一支總擠不完的牙膏,越往外擠,越有五顏六色的牙膏泥被擠出來,讓你眼睛發亮。
這不,央視《影響2006?CCTV 圖片新聞年度評選》組委會剛剛就“劉羚羊”作品造假事件,向社會公眾致歉,同時宣布取消“劉羚羊”銅獎資格,證書獎杯將完璧歸“央視”,這里又擠出個“張鴿子”來。
驚人相似的是,“鴿照”的作者在聲明中稱以共產黨員的名義和新聞工作者的良心出發,承諾照片沒有造假。這很自然讓人起“虎照事件”起初也有人要“拿腦袋擔保”。如今,牙膏在不斷往外擠壓,可“虎照事件”就像深藏于牙膏殼底部的那些牙膏泥,越擠上面的牙膏,它藏得越深,直到大家都去擠外面的牙膏,無人問津它的存在。然而,結果會是這樣的嗎?
筆者建議,從近處計,網民也好,公眾也好,輿論也好,大家在擠上面那些五顏六色牙膏的同時別忘了下面的牙膏,讓“擠牙膏效應”能推動“虎照”真偽的最終大白于天下,給天下人一個交待。從遠處計,在電腦合成技術相當普及的今天,無論搞什么攝影大賽還是新聞照片,都先拿到網上讓網民們先來“擠一擠牙膏”,看個究竟,再拿去評個一二三等。
有人說,從擠牙膏的“手法”上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謹小慎微者往往從最底部往外擠,擠得一點牙膏也不剩;粗枝大葉的人則從中間或上部開始擠,擠到最后剩下底部的牙膏就浪費了。但愿最早被擠的牙膏――“虎照”事件不從“粗枝大葉”者的手底下溜過,永遠成為一個謎團。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