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防基金會與牙防組關聯密切財務違規(組圖)
瀏覽:1948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7-5-16 8:30:15
為牙防組收取捐款的中國牙病防治基金會(簡稱牙防基金會)2005年度的財務報告顯示,該基金會用于工資福利及辦公支出占了總支出的73.42%,這與《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的低于10%的要求,呈明顯倒掛之勢。 牙防基金會仍在運作 直到昨天,牙防組官方網站“新聞中心”刊登的最新一條新聞,日期仍停留在2006年10月23日。這條新聞的名稱是: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駁回李剛上訴。 在此之前,牙防組遭遇媒體連番調查和法律界人士的接力公益訴訟,其簡陋的辦公環境、寥寥的專職人員和涉嫌認證收費的質疑,已引起一片嘩然。 雖然法學博士李剛上訴被駁回,成為“凝固”在牙防組官網的“最新新聞”,但在現實的世界里,關于牙防組的壞消息卻接踵而至。2007年4月30日,衛生部宣布撤銷牙防組。 不過,牙防組所在地―――那間位于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宿舍樓內的辦公室,卻依然在運作。牙防組辦公室電話62173404依然有人接聽。記者查詢發現,牙防基金會的辦公電話與牙防組的辦公電話完全一致。5月14日,該辦公室工作人員稱,牙防組雖已被撤,但牙防基金會仍在運作,且“工作都很忙”。 記者從民政部查詢了解到,牙防基金會注冊于1994年,并未撤銷登記,主管上級同樣為衛生部。 關聯密切的兩機構 從牙防組和牙防基金會的人員及工作安排上看,這兩個機構“水乳相融”。 牙防基金會的理事長為卞金有,“牙防組辦公室內部工作條例”顯示,卞金有同樣是牙防組副組長,且排名高于另一副組長張博學,張因負責與媒體、企業打交道而廣為人知。兩人都是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的教授。 公開的資料顯示,旨在“開展牙病防治活動,培訓專業人才,進行學術交流,資助科研項目,表彰先進”的牙防基金會,很少脫離牙防組“單獨活動”。在2005年度,牙防基金會支持的僅三項公益活動中,有兩項是與牙防組共同操作的;另一筆公益開支是撥款3.8萬元給甘肅省人民醫院口腔內科主任練維娟,以支持其進行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記者查詢獲悉,練維娟本人也名列牙防組成員名單。 牙防組副組長張博學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基金會就是在牙防組的基礎上成立的,而反過來基金會獲得的資金又去支持牙防組進行這些公益活動。” 不過,衛生部一名不愿具名的官員稱,牙防基金會并非單純為牙防組而籌建,也不會因牙防組撤銷而受到牽連,作為一個獨立法人社會團體,牙防基金會的運作有專門法規規范,受相關部門監督。這名官員同時強調,牙防事業仍然要繼續,牙防基金會將繼續發揮自己的作用。 基金會財務違規 牙防基金會在民政部的登記顯示,它是一個可向全國范圍公開募捐的基金會。 在撤銷牙防組后,衛生部公開表示,有關部門正在調查牙防組的經濟問題。雖然調查結果尚未出臺,但幫助牙防組募集資金的牙防基金會的2005年度財務報告顯示,該基金會的支出費用有諸多違規之處。 根據牙防基金會2005年度向民政部提交的年度工作報告,牙防基金會原始基本金額為800萬元,2004年募集捐款70萬元。2005年度,該基金會總支出456211.72元,其中用于公益事業的支出為121259.61元,用于工資福利支出為134148元,行政辦公支出為200804.11元。公益事業支出占上年度總收入的17.32%;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和行政辦公支出占總支出的73.42%。 2005年度為基金會向民政部提交年度工作報告的第一年,由于2006年度工作報告尚未公布,2005年度工作報告是牙防基金會目前惟一一份被認可的工作報告。 《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公募性基金會公益事業支出占上年度總收入的70%以上,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和行政辦公支出占總支出10%以下。牙防基金會支出比例與法規規定的比例,呈嚴重倒掛之勢。 民政部在該報告的登記機關意見一欄中也指出了這一點: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和行政辦公經費支出比例高。 這樣的支出為何能夠通過審計? 為牙防基金會進行審計的是北京神州會計師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只負責核準基金會收入、支出的真實性。支出比例是否正常,應由主管機構認定。 負責審核基金會年度報告的是民政部國家民間組織管理局下轄的基金會管理處。基金會管理處工作人員承認,確有部分基金會的公益支出比例偏低,并通過了審查。這名工作人員解釋說,2005年度是基金會組織首次上報年度報告,民政部門主要關注基金會理事、監事組織的完備,敦促各基金會上交年度報告。民政部門表示,在今年3月31日前,各基金會已上交了2006年度工作報告,民政部門正在審查,如仍有基金會的年度支出不符合規定,將考慮其不通過審查。 零收入與45萬元捐贈 擁有800多萬元資金,在2004年度又籌款70萬元,為什么在2005年用于公益支出只有10多萬元? 按《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基金會必須設監事,以監督包括財務狀況在內的運作情況。牙防基金會監事胡德瑜(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教授,同時也是牙防組成員)表示,之所以公益投入比較少,是因基金會本身沒有太多錢。記者追問沒錢用于公益事業,為何卻有30多萬元用于工作人員工資福利等時,胡德瑜說這些情況“還是問卞金有”。 事實上,不只牙防基金會在公益投入上的比例不符合規定。部分基金會在第一次公布年度報告時,也不能滿足當年公益支出占上年收入70%的要求。一個理由是,雖然上年度可能獲得捐贈收入較高,但在當年的獲捐狀況不可預期,因此不能保證當年公益投入的比例。 牙防基金會的報告顯示,2005年度,他們的獲贈金額為零元。 這是他們真正的收入狀況嗎? 據查,2005年度,牙防基金會參與了三次公益活動。第一項為:“參與支持”了10名口腔專家在全國多個城市進行的“促進口腔健康提高生命質量大講堂”活動。該活動的另一主辦方為牙防組。 這一活動的全程贊助單位為兩面針公司。記者從兩面針公司獲悉,他們為這一活動贊助了45萬元。兩面針公司強調,雖然他們也獲得了牙防組認證,但獲得認證是在2004年1月6日,捐款與認證沒有關系。 為何“大講堂”活動被列為牙防組基金會的“公益業績”,企業捐贈卻未被列入獲捐賬目?5月14日,記者致電牙防基金會,并傳真了采訪提綱,不過直到記者發稿時,牙防基金會仍未回復。 |
|||
![]() |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