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部新聞發言人就動車組運行有關情況接受專訪
瀏覽:2195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7-4-30 8:57:54
記者:第五次大提速所采用的機車車輛都是我國自主研發生產的,為什么在第六次大提速中所采用的動車組要引進技術? 王勇平:與國民經濟發展形勢以及其他交通方式相比,我國鐵路建設和發展嚴重滯后。要解決鐵路“瓶頸”,只有兩條途徑,一是加快鐵路路網建設;二是通過內涵擴大再生產,充分挖掘既有線的潛力。這都離不開先進技術裝備的支撐。目前,我國技術裝備水平只相當于發達國家上個世紀70年代的水平。如果僅僅依靠我們自身的力量發展,至少需要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這就可能使我們喪失發展的機遇。 因此,我們走了一條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之路,實現中國鐵路技術裝備現代化。目前,我們已經全面系統地引進國外先進成熟的動車組設計制造技術,并結合中國鐵路的線路、通信信號、牽引供電和旅客運輸的特點,形成了中國鐵路動車組的技術體系和知識產權,打造了最高時速250公里的中國動車組品牌,其國產化率最高可達75%以上。采用具有中國特色、自主知識產權的CTCS―2級列控系統,成功解決了各種類型列車高密度混合運輸、動車組跨線運營、系統設備互聯互通等技術難題。 鐵路第六次大提速技術創新過程中,我國沒有一個系統或子系統受制于人。在短短的三四年時間里,我國鐵路實現了產品和技術的全面升級換代。 中國鐵路系統以國內主機廠為核心、以重點扶持的國內配套企業為骨干、輻射相關行業和12個省市的現代化動車組產業技術平臺已經形成,參與動車組項目的國內主要配套企業達150家,形成了涉及冶金、機械、材料、電子、電器的產業鏈。中國鐵路在更高層次和更深程度上對動車組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條件已經具備,時機已經成熟。如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公司1個月就有4列世界一流技術水準的動車組列車下線。 大提速后客貨運輸能力得到釋放 記者:鐵路提速10天以來,客貨運輸情況如何?第五次大提速時,列車最高運行速度已經達到時速160公里,為什么動車組的實際速度也才只有160公里/小時? 王勇平:鐵路第六次大面積提速調圖運行10天來,全國鐵路客貨運輸平穩有序,動車組列車受到旅客歡迎,鐵路市場競爭力和行業形象得到大幅提升。 4月18日至27日,全國鐵路客貨運輸保持較好水平,同比均有所增長。據鐵道部統計,10天來,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完成3150萬人,同比增長0.6%,其中直通旅客發送量完成1270萬人,同比增長3.8%;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8304萬噸,同比增長5.4%;日均裝車完成136610車,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0%。 為最大限度地滿足旅客需求,第六次大提速后的首個黃金周,預計鐵路開行的直通旅客列車同比將增加961列。 時速160公里其實是第五次大提速的最高時速。我們不能把第五次提速的最高時速與第六次大提速的平均速度做比較。每次提速都有最高時速和一般運行速度,并不是說在每個區段都能夠跑到最高速度。所以,“和諧號”動車組盡管能跑到200公里甚至250公里的最高時速,但平均下來它的速度大約就在160公里/小時。 動車組的運行安全完全有保障 記者:有報道稱,沈陽到北京的D12次列車晚點,可能是因為動車組在運行途中制動系統出現了故障。這種說法屬實嗎?另外,其它部分線路也曾出現了動車組晚點的情況,原因是什么?動車組列車運行是否安全可靠? 王勇平: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動車組的運行安全完全有保障。 D12次列車晚點的真正原因是:動車組列車運行中,無論是線路、供電、信號以及動車組的任何一個系統,或各系統之間出現不匹配,都會采取自動保護措施,出現停車現象。第六次大提速新舊列車運行圖交替時,動車組剛上線運行,司機對自動保護裝置使用不熟練,處置不得當,導致發生了一些列車臨時停車的現象,造成列車晚點。這種停車并不是因為發生了危及列車安全方面的故障,更不是因為制動系統失靈。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磨合,動車組列車的正點率會得到提高。 提速10天以來,全路杜絕了行車重大、大事故,杜絕了重大路外傷亡事故。據統計,在4月18日至27日的10天時間里,全國鐵路客車始發正點率和到達正點率均達到99.9%。 旺盛的市場需求說明動車組的定價標準符合市場規律 記者:北京至濟南的動車組一等票價184元,二等票153元,目前的特快硬座是73元,軟座114元,動車組票價是否定得太高? 王勇平:第六次大提速仍堅持“提速不提價”原則。96%以上鐵路旅客所持車票保持了原來的價格水平,不到4%選擇乘坐動車組的旅客所持車票票價,確實比其他客車的票價高一些。動車組票價執行的是1997年國家價格管理部門制定的票價政策,無論是基準票價還是計價方式,都有法律依據,符合法定程序。 動車組列車大量集中在廣深、滬杭、滬寧、京津等城際間開行,它們與原來特快列車相比,只貴幾元到十幾元。長途動車組列車公布的票價確實比原來特快列車有較大幅度提高,但運輸企業可根據不同區域、不同季節、不同時段的市場需求,實行不同形式的打折票價。 提速10天以來,動車組平均席位利用率達到100%以上,有多趟動車組列車的車票供不應求。旺盛的市場需求也說明動車組的定價標準是符合市場定價規律的。 《人民日報》 (2007-04-30 第0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