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進入城鄉總體規劃新時代
瀏覽:1560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7-4-25 9:05:12
新華社北京4月24日電(記者田雨、周瑋) 城鄉規劃法草案24日首次提請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相對于現行的城市規劃法,從“城市”到“城鄉”,一字之差,意味深長:中國正在打破原有的城鄉分割規劃模式,進入城鄉總體規劃的新時代。
當前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地方經濟發展的客觀壓力、對政績的盲目追求等多方面因素,滋生出許多局部利益侵占整體利益、眼前利益侵占長遠利益的不良現象,成為我國城鄉發展進程中刺耳的不和諧音。
中國建設部部長汪光燾24日就草案作說明時指出,首次提請審議的城鄉規劃法草案,在總結現行城市規劃法和村莊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實施經驗的基礎上,分別對規劃的制定、實施、修改、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作出規定。
有數字顯示,截至2006年底我國城鎮人口達到5.77億人,城鎮化水平達43.9%,城鎮人居環境條件不斷改善,城鄉綜合承載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這些數據背后,也存在不容忽視的隱患。
專家指出,我國人多地少、城鄉區域差異大的特點,決定了在城鎮化進程中統籌規劃工作的指導作用不容忽視。同時,面臨經濟全球化資源環境壓力并存的特殊背景,決定了城鎮化不能再走先發展、后保護,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現行的城市規劃法和村莊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對于加強城市和鄉村的規劃、建設與管理,遏制城市和鄉村的無序建設等問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蓖艄鉅c說。但他同時指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規劃管理工作也遇到了一些新的問題,如一些地方盲目擴大城市建設規模,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等。
在總結“一法一條例”實踐中反映出的突出問題的基礎上,建設部相關部門起草了城鄉規劃法草案。新法規將著力建立健全體制機制,以利于防范規劃編制實施過程中各種腐敗問題;嚴格明確規劃許可審批和實施管理行為,杜絕任意修改規劃強制性內容和規劃許可等以權謀私的現象;充分聽取公眾和有關部門的意見,健全專家咨詢制度。
草案要求,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應當遵循合理布局、節約土地、集約發展的原則,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資源、能源節約和綜合利用,保護耕地等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遺產,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優良傳統,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國防建設、防災減災和公共衛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為了防止以建設為名,破壞歷史文化遺產,草案明確,舊城區的改建,應當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和傳統風貌,合理確定拆遷和建設規模,有計劃地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改建。
為了保證規劃編制過程中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見,草案明確了規劃制定的程序,要求規劃組織編制機關將規劃予以公告,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征求專家和社會公眾的意見,并將意見采納情況和理由作為城鄉規劃報送審批的必備材料;村莊規劃在報請審批前,還要經村民會議討論同意。
為了增加規劃的透明度,防止政府某些領導人或者建設單位隨意變更規劃,草案要求城鄉規劃經批準后,組織編制機關應當予以公布,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查閱已經公布的城鄉規劃。
汪光燾說,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先從根本上改變農村建設中存在的沒有規劃、無序建設和土地資源浪費現象,做到規劃先行、全盤考慮、統籌協調,避免盲目建設。
針對實踐中存在的鄉規劃和村莊規劃盲目模仿城市規劃,缺乏針對性,不能適應農村特點和農民需要的問題,草案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根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強調鄉規劃和村莊規劃要安排好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公益事業建設的用地布局和范圍。草案明確,農村建設活動不得占用農用地,確需占用農用地的,應當依照土地管理法有關規定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后,方可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此外,草案完善了法律責任,加大了處罰力度,對實施違法行為或者批準實施違法行為的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規定了相應的行政責任,特別是對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還要追究刑事責任。
當前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地方經濟發展的客觀壓力、對政績的盲目追求等多方面因素,滋生出許多局部利益侵占整體利益、眼前利益侵占長遠利益的不良現象,成為我國城鄉發展進程中刺耳的不和諧音。
中國建設部部長汪光燾24日就草案作說明時指出,首次提請審議的城鄉規劃法草案,在總結現行城市規劃法和村莊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實施經驗的基礎上,分別對規劃的制定、實施、修改、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作出規定。
有數字顯示,截至2006年底我國城鎮人口達到5.77億人,城鎮化水平達43.9%,城鎮人居環境條件不斷改善,城鄉綜合承載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這些數據背后,也存在不容忽視的隱患。
專家指出,我國人多地少、城鄉區域差異大的特點,決定了在城鎮化進程中統籌規劃工作的指導作用不容忽視。同時,面臨經濟全球化資源環境壓力并存的特殊背景,決定了城鎮化不能再走先發展、后保護,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現行的城市規劃法和村莊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對于加強城市和鄉村的規劃、建設與管理,遏制城市和鄉村的無序建設等問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蓖艄鉅c說。但他同時指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規劃管理工作也遇到了一些新的問題,如一些地方盲目擴大城市建設規模,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等。
在總結“一法一條例”實踐中反映出的突出問題的基礎上,建設部相關部門起草了城鄉規劃法草案。新法規將著力建立健全體制機制,以利于防范規劃編制實施過程中各種腐敗問題;嚴格明確規劃許可審批和實施管理行為,杜絕任意修改規劃強制性內容和規劃許可等以權謀私的現象;充分聽取公眾和有關部門的意見,健全專家咨詢制度。
草案要求,制定和實施城鄉規劃,應當遵循合理布局、節約土地、集約發展的原則,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資源、能源節約和綜合利用,保護耕地等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遺產,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優良傳統,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國防建設、防災減災和公共衛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為了防止以建設為名,破壞歷史文化遺產,草案明確,舊城區的改建,應當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和傳統風貌,合理確定拆遷和建設規模,有計劃地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后等地段進行改建。
為了保證規劃編制過程中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見,草案明確了規劃制定的程序,要求規劃組織編制機關將規劃予以公告,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征求專家和社會公眾的意見,并將意見采納情況和理由作為城鄉規劃報送審批的必備材料;村莊規劃在報請審批前,還要經村民會議討論同意。
為了增加規劃的透明度,防止政府某些領導人或者建設單位隨意變更規劃,草案要求城鄉規劃經批準后,組織編制機關應當予以公布,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查閱已經公布的城鄉規劃。
汪光燾說,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先從根本上改變農村建設中存在的沒有規劃、無序建設和土地資源浪費現象,做到規劃先行、全盤考慮、統籌協調,避免盲目建設。
針對實踐中存在的鄉規劃和村莊規劃盲目模仿城市規劃,缺乏針對性,不能適應農村特點和農民需要的問題,草案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根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強調鄉規劃和村莊規劃要安排好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基礎設施、公益事業建設的用地布局和范圍。草案明確,農村建設活動不得占用農用地,確需占用農用地的,應當依照土地管理法有關規定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后,方可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此外,草案完善了法律責任,加大了處罰力度,對實施違法行為或者批準實施違法行為的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規定了相應的行政責任,特別是對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還要追究刑事責任。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