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平:共建共享“生活品質之城”
瀏覽:1535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7-4-23 9:56:05
共建共享“生活品質之城”,共建是基礎,共享是目的。我們說的生活品質之城,不僅僅是城市居民、本地居民、白領、富人的“生活品質之城”,更應該是農村居民、外來創業務工人員和困難群眾、低收入階層的“生活品質之城”
“生活”是個很普通的詞,又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在杭州方言中,“生活”一語雙關,做生活,就是做工作,相應地,“生活品質”也有雙重含義,既表示人們的日常生活品質,也表示人們的創業品質、工作品質。剛剛結束的杭州市第十次黨代會提出了共建共享“生活品質之城”的奮斗目標,這是杭州每個市民當下的愿望,又是杭州這座城市發展的長遠目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最佳結合點。 今后幾年,杭州能否跨入發達城市門檻,不是由人均生產總值是否超過1萬美元說了算,關鍵要看群眾是否真正享受到了發達城市的生活品質,是否擁有相應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因此,我們既要講GDP,又不能唯GDP;既要講經濟發展,更要講生活品質;既要關注城市的建設管理,更要關注市民的生存狀況;既要關注人均生產總值的增長,更要關注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的全面提高。 建設“生活品質之城”,既是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又是一個重大的現實課題。當務之急,是進一步破解“就業難”、“看病難”、“住房難”等民生難題。 比如住房難,杭州老城區眼下還有2.8萬戶居民生活在156萬平方米的危舊房里。一是這些居民不愿離開世代居住的老房子,二是這些老房子都有50年以上歷史,只能保護修繕。建筑是城市的“遺傳密碼”,拆除了老房子,就等于丟掉了“DNA”,我們的城市會忘記回家的路,同時迷失前進方向。要特別感謝居住在危舊房里的2.8萬戶居民,他們是保護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無名英雄。市財政從今年開始,每年將安排3.3億元資金,花5年時間,徹底改善這2.8萬戶居民的住房條件。 共建共享“生活品質之城”,共建是基礎,共享是目的,要在共建上下功夫,在共享上求實效。我們說的生活品質之城,不僅僅是城市居民、本地居民、白領、富人的“生活品質之城”,更應該是農村居民、外來創業務工人員和困難群眾、低收入階層的“生活品質之城”。我們不僅要著力提高660多萬市民的生活品質,還要切實解決為杭州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的200多萬外來創業務工人員的工作和生活難題,讓他們有收入、有房住、有書讀、有醫療、有社保、有組織,使杭州真正成為不同階層群眾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園。 ――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本報記者 鮑洪俊 顧 春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