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黄片a,免费在线影院,久久久精品免费视频,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欧美,亚洲嫩模在线观看,欧美一级A片视频

湖南臨武非法采礦肆虐?國寶香花石瀕臨絕跡

瀏覽:1786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7-4-11 10:06:49
 

  香花嶺礦區成片的廠房。
  本報記者 周立耘攝
  臨武縣境內豎在路邊的“炸藥廣告”。
  本報記者 周立耘攝
  記者近日在湖南省臨武縣香花嶺礦采訪時看到,附近分布著幾十家個體小礦,整個山體有上百個大大小小的礦洞。香花嶺錫業公司一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有‘國寶’之稱的香花石分布在香花嶺幾十米寬的礦脈上。由于個體礦主在這一區域內非法開礦和采集香花石標本,其主脈遭到嚴重破壞,香花石瀕臨絕跡。”

  非法開礦暗藏安全隱患

  破壞山體導致泥石流頻發

  雷管和炸藥是開礦必需品。知情人士介紹,在臨武周邊一些縣市,買炸藥就像買小菜一樣方便。在前往臨武縣采訪的途中,記者在相鄰的藍山和臨武兩縣公路兩旁的墻上和立在路邊的石牌上就看到三處寫有“炸藥,手機138×××”的字樣。

  據了解,雷管炸藥之所以泛濫成災,除了一些非法生產廠家提供外,相當一部分是合法礦從公安局買出來后,再分給非法礦。合法礦這樣做,主要是自己有洗礦場,而非法礦規模小,沒有洗礦場,于是只要非法礦將礦石賣給合法礦,合法礦就暗中提供雷管炸藥。有關人員在檢查雷管炸藥時,看到包裝箱上公安局的紅印,就不會深查了。

  記者在礦區看到,礦工們的床頭、床底,隨意擺著雷管、炸藥;許多個體小礦采用原始的開采方式:一把鋤頭,一臺柴油機,再加上蛇皮塑料袋搭起的帳篷,就是他們開礦所需的家當,坑道內也沒有任何安全防范措施。

  礦石開采出來后,大都就近選洗,洗礦廠便沿山腳下的河道兩旁一字排開。據臨武縣一工作人員介紹:2003年夏季,香花嶺礦區連降暴雨形成的山洪,曾造成31人死亡的特大事故。2006年夏天,香花嶺又遭遇一場更大的山洪。好在此前縣里進行了一次大整治,河兩旁的許多洗礦廠拆的拆,關的關,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由于過度開采,山體橫遭破壞,泥石流在礦區內經常發生,道路經常被堵,對人身安全形成潛在危害。

  上游采礦下游遭殃

  人大代表數次反映無效

  非法采礦還導致環境污染。記者在香花嶺礦區看到:一座座山被攔腰劈開,樹木全毀,黃土裸露;礦洞、洗礦廠布滿了山坡;沒經過任何處理的尾沙直接排入河中。

  “原來,河水清澈見底,還有娃娃魚,水也可以直接飲用,而現在不但河水渾濁,到了6、7月份用水都十分困難。”香花嶺錫業公司一位職工告訴記者:“過去青山翠綠的香花嶺,現在已是滿目瘡痍。”

  “由于填埋尾沙,甘溪坪村的500畝農田被掩埋,無法耕種。”一位職工告訴記者。

  “陶家河污染觸目驚心!我到河里看過,許多電桿、電排,被香花嶺礦區的尾沙掩埋。”嘉禾縣一位干部告訴記者。由于尾沙污染,龍潭鎮馬家坪村連水都沒的喝,只能另找水源。

  人大代表多次反映,有關部門雖然針對楊梅灘等污染嚴重的村莊,進行過幾次集中整治,但問題至今還沒有完全解決。

  查處手續復雜

  緩刑起不到震懾作用

  據統計,上世紀90年代香花嶺不法礦點不足10家,而前幾年成規模的不法礦點已增至數百家,其礦石采掘總量是當地國有礦企年產量的20倍以上。

  2006年8月,縣里動了真格,全縣共出動二三十個單位上千人對三十六灣礦區進行“休克療法”,采取停電、停供火工產品等“六停”措施,52個礦井被關停。

  然而,記者在香花嶺礦區采訪時,發現有好多家證照不齊的廠礦仍在生產。

  “春節以后,確實有少部分廠礦有死灰復燃的情況。”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執法總隊一位負責人介紹說,3月15日,縣政府召開縣長辦公會,決定開始對非法礦井進行新一輪整治。

  這位負責人說:“臨武礦種較多,一直屢禁不止,對于非法礦,執法隊將繼續予以嚴厲打擊。”

  臨武縣有關部門一負責人告訴記者,臨武縣礦藏分布不均,很多地方礦石儲藏量只有幾十噸至幾百噸,大礦根本不愿費神。但礦石價格高,非法小礦便應運而生。

  這位負責人說,即使非法小礦愿意辦理相關證照,但就辦證成本和時間來說也不合算。有關部門根本不會審批幾百噸的小礦。

  臨武縣境內的11個礦區,分布在多個鄉鎮的深山老林中,進山十分困難。即便采取停電,天天派人把守,也難保不出現非法小礦。一些小礦根本就不用架電,而是自己采用柴油空壓機打鉆。

  原主管礦業資源管理工作的臨武縣副縣長唐加山說,對非法采礦的立案查處手續太復雜。首先要得到有關部門對整治的確認,然后通過省國土部門資源評估,評估情況再返回縣里,縣里再通過公安局抓人,有關部門提起上訴,法院判決。而這樣的案件判決結果一般是緩刑,緩刑根本起不到震懾作用。

  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相關部門在礦山的出口設立了收費站,只要運礦出山的汽車都按噸位收取費用,不管是合法的還是非法的。

  “個別干部入股也是造成非法采礦屢禁不止的一個重要原因。”采訪中,一位干部一句話道破天機。

  采訪中,一些村民、礦工擔憂:湖南雨季已經來臨,礦區的安全何以保障?面對正在不斷遭受污染的河流,人們的飲水安全和灌溉用水,何以保障?面對瀕臨絕跡的香花石和浪費嚴重的礦產資源,如何保護?

  記者將繼續關注相關事態。

  世界稀缺礦物――香花石(鏈接)

  香花石是中國地質學家發現的第一種世界新礦物,以發現地湖南省香花嶺命名,僅存于香花嶺地表層內,有極高的科研、收藏和觀賞價值,被譽為中國礦石“國寶”。香花石含鋰、鈹等稀有貴重金屬。

    《人民日報》 (2007-04-11 第05版)

以下是網友對 湖南臨武非法采礦肆虐?國寶香花石瀕臨絕跡 的評論:
[本主題共0條評論 | 每頁顯示8條評論]
評論前,請先 登錄
驗證碼: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誠信企業 理事單位 質量監督

3.15誠信維權網
聲明:凡本網注明“3.15誠信維權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3.15誠信維權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本網轉貼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正規網站,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致電010-61706839 或者發郵件至china_xfz315@126.com 京ICP備12034147號-1
版權所有:3.15誠信維權網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本站 顯示器分辨率設置為1024×768像素效果最佳

網站備案序號:[ 京ICP備 12034147號 ]   

京公網安備:11011402011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