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就診患者僅兩三人?農民工定點醫院遇冷
瀏覽:1837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7-4-2 8:22:37
定點醫院: 每人次花費12元 日前,記者第三次來到吳熙婦科中醫院采訪,發現前來看病的農民工寥寥無幾。 不過,3個月前,當該院被確定為首批農民工定點優惠醫院時,情況看上去要樂觀得多。2月16日,記者還曾親眼見證了來自四川的農民工陳蓮花的喜悅。 那天,患有婦科病的陳蓮花在報上看到有關農民工優惠定點醫院的報道后,一大早就抱著試試看的心理,趕到了醫院。36歲的她是一名搬運工人,家里還有一個正在念大學的女兒,丈夫又喪失了勞動能力,家境不寬裕。她感慨地說:“以前像這類小病我們絕對不敢到醫院來,看病太貴了!” 那天,給陳蓮花看病的是該院的一名主治醫師。經過一番診斷,醫生最后給陳蓮花開具了一張處方。扣除減免的費用,此次就診她共花費31.5元。拿著收費單,陳蓮花激動地說:“農民工優惠定點醫院真是為我們著想,不僅費用低,服務質量也好,有了這樣的醫院,我們這些低收入群體就不怕看不起病了。” 醫院院長吳熙告訴記者,截至2月底,持卡前來看病的農民工有156人次,看病總費用為4836元,其中減免費用為2015元。掐指一算,每人次看病只花費了12元左右。按說農民工優惠定點醫院理應是一項叫好又叫座的舉措,可為何短短的一個月,情況會演變成今天這樣? 市場反應: 每日只有兩三個患者 福州市勞動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市現有加工制造業、建筑施工業、餐飲服務業及家庭服務業等農民工約55萬人,其中絕大部分無法參加醫療保險,也無法享受在家鄉原籍的農村合作醫療,面臨著“看病難、看病貴”的沉重壓力。在日前舉行的2007年福州衛生工作會議上,福州市衛生局局長張焰說,保證農民工看得起病、看好病是衛生工作的重點之一,農民工優惠定點醫院的設立,就是基于這樣的目標而進行的。 然而事實是,市場對該市的這種關愛似乎并不買賬。 3月25日,當記者第二次來到福州市第二醫院金山門診部采訪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截至3月24日,持卡前來就診的農民工人數只有9人,也就是說平均一個月只有兩三個患者。記者注意到,在這些患者中,就診費用最高者不過46.73元,最低者僅為5.24元。 福州市第八醫院的情況也不理想,“平均一周還不到2人。”醫院工作人員失望地說。據記者初步了解,除第八醫院、第二醫院金山門診部、吳熙婦科中醫院外,福興醫院、現代婦科醫院、福興女子醫院等定點醫院也都遭遇了市場冷落。 三大原因: 5%的優惠還是太少 農民工優惠定點醫院的開設本是項叫好又叫座的舉措,那么,這樣一件惠民的大好事緣何得不到市場的認可? 一是信息不通。福州市總工會負責人介紹,到定點醫院看病能享受減免優惠,在企業的農民工應向企業工會、無企業組織的農民工應向區工會申領一張“愛心卡”。采訪中,許多農民工卻告訴記者,他們并不知道福州設立農民工優惠定點醫院,也不知道怎么申請領卡,更不知如何享受優惠。“跟農民工接觸后我們發現,大多農民工都不知道有定點醫院這回事,也不知道有優惠,許多農民工根本沒有拿到‘愛心卡’。”首批定點醫院的負責人如是說。 二是農民工健康意識差。“小病扛,大病拖”,實在撐不住就到藥店隨便買點藥,或上小診所看一看,這是對農民工看病心態的真實寫照。吳熙中醫婦科醫院院長吳熙在跟農民工交談后發現,農民工本身對自己的健康并不太在意,又害怕上醫院得花費不少錢。因此,有些農民工盡管知道到定點看病有優惠,也不敢到醫院看。 三是減免幅度偏小。目前,在福州的55萬農民工相當一部分分布在馬尾、閩侯等地,距離福州市區還有一段距離,而首批農民工優惠定點醫院又集中在市區內。因此,從居住地到醫院看病還得來回坐車,對農民工來說,這仍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許多定點醫院的醫藥費只優惠5%,而檢查費和化驗費優惠又幾乎用不上,這樣有時省下來的費用,還不夠路費。建議衛生部門能進一步加大醫藥費的減免幅度。”農民工們這樣建議。 惠民之路: 發放6萬愛心卡 “即便暫時受到了冷遇,但我們一定會堅持走下去!”張焰肯定地回答。據他介紹:2007年,福州市將繼續深入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鼓勵各級醫院設立惠民門診、惠民病區、惠民病床,進一步規范惠民醫療服務。有條件的縣、區,可以針對貧困人群,嘗試舉辦惠民醫院、惠民病區、惠民病床,提供優惠的醫療服務,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醫院管理年的成效。 “其實這里面也有一個患者接受、認可的過程。”福興醫院負責人分析說:農民工定點醫院在福州還是新鮮事物,推廣需要一定的時間。雖然目前暫時未能吸引更多的農民工前來就診,但醫院對其前景還是充滿信心的。 福州市總工會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2006年底,全市各級工會已將6萬多張“愛心卡”發到農民工手中,至于他們如何使用優惠醫療卡,從中受益如何,目前尚不清楚。為此,今年5月,總工會將與衛生部門一起對上述問題進行摸底調查,并充分聽取農民工的意見,以便對該項制度進行改善,時機成熟后,將在全市開展經驗推廣,讓更多農民工享受到該項優惠政策。 《市場報》 (2007-04-02 第04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