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勁松致信鐵道部長 呼吁2007年春運停止漲價
瀏覽:1610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7-1-8 12:42:59電話中,郝勁松告訴記者,提筆寫信既緣于擔心鐵道部2007年春運繼續實施漲價方案,同時也是因為看到一則新聞:北京市民姜海程在火車上花30元吃了一份白菜炒木耳和米飯,但沒有吃飽。劉志軍作出批示后,武漢客運段領導專程來北京向姜海程道歉。“我聽后頗多感慨,一個乘客吃不飽這樣的小事,都能勞部長批示,春運漲價涉及到多少乘客的合法權益——這遠比一份白菜要重要千萬倍!”
春節是中國人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漂泊在外的人們千方百計趕回家與親人團聚,“鐵路部門應營造出濃郁的節日氛圍,通過周到細致的人性化服務,讓人們最大限度地減少旅途的擁擠和疲勞,有個好心情回家過春節。”郝勁松說:“春運漲價加重了旅客經濟負擔,破壞了節日的祥和氣氛,缺乏人性關懷。”
郝勁松告訴記者,每年春運,列車超員嚴重,車廂內空氣污濁,“從法律角度看,旅客多付了錢,卻享受更差的服務,這與《民法通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同法》所規定的公平原則背道而馳。”
鐵道部春運漲價的一個重要理由是分流客流、削峰填谷。2003年春運鐵路輸送旅客1.34億人次,2004年1.37億人次,2005年1.4億人次,2006年1.49億人次,2007年預計1.59億人次。郝勁松認為,以上數據表明,漲價根本沒有起到“分流”作用。
鐵道部一直聲稱自己有權漲價,依據是原國家計委2002年1月27日下發的《國家計委關于公布部分旅客列車實行政府指導價執行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郝勁松對記者說,該《方案》在授權鐵道部在一定幅度內可以上漲票價的同時,并沒有排除鐵道部上報國務院批準及申請聽證這兩項法定義務。鐵道部在按照《方案》制定價格的同時,也應該按照《價格法》、《政府價格決策聽證辦法》規定,履行法定的報批及申請聽證義務,否則即程序違法。
2005年,因在火車上購物及餐車拒開發票事宜,郝勁松與鐵路部門數次對簿公堂。2006年,因為春運漲價,郝勁松將鐵道部告上法庭,目前該案正處于上訴審理期間。 (記者肖瑋 王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