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黄片a,免费在线影院,久久久精品免费视频,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欧美,亚洲嫩模在线观看,欧美一级A片视频

商場促銷:怎一個亂字了得

瀏覽:1542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6-12-8 9:00:51
 

  提起參與商場購物返券活動的經歷,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丁女士后悔不已。今年9月她逛西單時,正逢中友百貨商場舉辦返券促銷活動。禁不住“買100元商品送80元禮券”的誘惑她選中了4種服裝:上衣625元、褲子248元及348元、225元的襯衫。如何才能花最少的錢享受返券優惠,著實讓這個文科博士犯了難。她先后給4名學理工科的朋友發短信求助,才最終敲定購買方案:先買褲子、襯衫,然后用獲得的禮券買上衣。讓她郁悶的是,一周后她在另一商場發現那種225元的襯衫僅售110元。無疑,她掉進了商家設置的購物陷阱。

  為規范商家促銷活動,商務部等國家五部委聯合制定了《零售商促銷行為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并從今年10月15日起實施。《辦法》實施后市場的情況如何呢?

  促銷宣傳不規范 返券購物限制多

  11月23日,我來到西單,君太百貨商場大門上方的 “買180元贈188元禮券”巨幅促銷海報格外搶眼,給人的感覺像是整個商場都在搞促銷活動。走進細看,才發現海報中還有幾行小字:“贈180/150/110/50元禮券”;“小家電限制收券,黃金、餐飲、超市、租賃專柜及特例商品不參加本活動”。實際上,一些知名品牌、時尚商品都不參加活動,有些品牌參加返券促銷的商品只是一小部分,且多為過時的款式。消費者得到的禮券不能等值消費,各柜臺收券時只按禮券面值的50%、60%、80%折算,且只限VIP卡友收券,有的柜臺只返不收。

  12月2日,與君太百貨商場對門的中友百貨商場正在舉辦“購物節”節中節――閉節篇。 “買198元送208元禮券含5元功能券”的海報同樣讓人心動。海報只突出了送券最多的一項,事實上一些柜臺是“滿198元返100元A券”、“滿198元送60元A券”,其中還埋伏著“同額度收返限當日有效”等小字。在中友百貨商場入口處、總服務臺等顯眼地方,均沒有按《辦法》規定詳細標明參加活動及返券可以使用的品牌、范圍的促銷牌。

  與中友百貨商場比鄰的西單商場,在“76周年店慶奏鳴曲”返券促銷之后緊接著繼續高奏“店慶狂想曲”:12月1日至3日“買100元送100元禮券”,另外兩種“滿100元送80/40”的促銷方式沒有明示。沒有對不參加促銷活動柜臺或商品明確標注,商場內也沒有活動宣傳單。

  《辦法》規定,零售商促銷活動的廣告和其他宣傳,不得使用含糊、易引起誤解的語言、文字、圖片或影像。促銷活動過程中,應在經營場所的顯著位置明示促銷原因、規則、期限、范圍以及相關限制性條件。對不參加促銷活動的柜臺或商品,應當明示,并不得宣稱全場促銷;明示例外商品、含有限制性條件、附加條件的促銷規則時,其文字、圖片應當醒目明確。上述幾家商場的做法顯然不符合《辦法》的規定。

  商品標價水分大 折扣商品混著賣

  連續幾天的采訪,發現一些商家的促銷手段多種多樣。

  名義上優惠,實際上宰客。11月21日,藍島大廈某品牌鞋柜臺:一雙女式休閑鞋,標價698元,打八五折后593元。導購小姐說:現在商場搞活動,購物滿200元返100元券。593元差7元就可返300元券,你買雙襪子或一盒鞋油,再添200元現金又能買一雙鞋。乍一聽挺劃算,800多元買兩雙鞋。可實際并不便宜,因為同款鞋在今年5月的標價是598元,5折后299元。

  價簽隨意改,價格誰敢信。11月25日,君太百貨商場三層樓梯口,標有“紅貝全場2―4折”的貨車上堆了幾十件服裝,并未標明哪件是2折,哪件是4折。記者隨手拿起一件半長款白色羽絨服,上有一手寫價簽,標價285元。另一件同款羽絨服卻標著270元,兩件都沒有打折前的價簽。向售貨員詢問,她指著一件綠色羽絨服上的價簽說,可能是270元,原價899元。面對記者的疑問,她解釋道:“這些服裝是直接從庫房拿來的,還沒來得及標價。”邊說邊用筆將價簽涂了。12月2日,記者發現該貨車上一件同款白羽絨服沒有價簽,售貨員報價273元。問售貨員:“你怎么知道是這個價?”她答得理直氣壯:“我天天賣當然知道。”

  低折扣誘人,誤導消費者。11月25日,王府井大街一幅“拆遷不計成本清倉大甩賣‘一元起’”的促銷廣告讓人怦然心動,進店一看,方知“起”字大有“文章”:店內售價一元的商品只是塑料小錢包、手機編織袋,其他商品并不便宜。11月27日,是太平洋百貨盈科店店慶活動結束第一天,返券被直接的低折扣取代,一層大廳“女裝聯合特賣全場3折起”的廣告牌十分醒目,實際上打3折的服裝只占極少部分,絕大多數為5折。

  商場促銷應誠信 監管部門須盡責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營銷系教授、中國零售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飛說,由于價格是營銷組合中最靈活的要素,降價比提價更適應消費者偏好,因此商場打折成為一種有效的促銷和競爭手段。打折可以,但要給消費者提供真實的信息:商品本身價格是多少,在真實的商品價格基礎上打了多少折扣。正常情況下零售業毛利率應在20%左右,因此返券一般應在20%的額度內,超出這一標準就會損害零售商或制造商的利益,不然就是欺騙了消費者。如果商家打五折后還有利潤可賺,說明原來價格畸高,這對消費者是很大的傷害。不規范促銷將使商場誠信受到嚴重損害,對廠商和零售商都是不利的。“打折”就像吸毒,會讓人上癮。頻繁打折、返券會使消費者對商品降價的預期不斷提高,如果商家人為、持續性地抬高這種預期,就會出現“不打折,消費者不購買”的被動局面。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博士李昊認為,在返券活動中,經營者通過提高商品標價,使返券后的價格實際上高于原價格。這種表面上讓利于消費者,實際上沒有讓利甚至提高了價格的行為,違背了公平合理的市場交易規則。促銷廣告應以醒目的字體將不同檔次的返券額度、限制規定都標出來,提醒消費者自己做慎重選擇。商家有意不加明示,屬欺詐行為。對禮券的使用條件和范圍的限制,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選擇權,使消費者的一次性消費行為變為連續性消費行為。“折起”是一種很含糊的表述,容易誤導消費者,違背了“不得利用使人誤解的標價形式或價格手段欺騙、誘導消費者購買商品”的規定。商場必須誠信經營,不能以自己的強勢地位隨意確定不正當的條件來限制消費者消費,使消費者遭受某種損失。一些經銷商之所以公然違規促銷,主要原因是執法部門監管不力。《辦法》雖然會對商家促銷起到一定的規范作用,但由于職能監管部門過多、處罰細則不明、規范條款不夠細化等原因,導致在實施過程中有一定的困難。李昊博士呼吁工商行政管理、稅務、價格等職能部門明確各自的職責,積極協調配合,加大對商家促銷行為的監管力度。
 

以下是網友對 商場促銷:怎一個亂字了得 的評論:
[本主題共0條評論 | 每頁顯示8條評論]
評論前,請先 登錄
驗證碼: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誠信企業 理事單位 質量監督

3.15誠信維權網
聲明:凡本網注明“3.15誠信維權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3.15誠信維權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本網轉貼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正規網站,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致電010-61706839 或者發郵件至china_xfz315@126.com 京ICP備12034147號-1
版權所有:3.15誠信維權網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本站 顯示器分辨率設置為1024×768像素效果最佳

網站備案序號:[ 京ICP備 12034147號 ]   

京公網安備:11011402011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