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美專利費征收 我彩電或將集體退出美市場
瀏覽:1504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6-11-30 8:49:18
2004年春,我國CRT彩電出口美國市場被裁要征收巨額“反傾銷”稅。如今,就在國內彩電企業在慶幸平板電視“不受此限”而大量出口的時候,卻傳出了從明年3月1日起,美國或對出口到其市場的所有中國彩電征收20~30美元/臺專利費的消息,讓眾多國內彩電廠商猝不及防。
歐美將伸專利“黑手”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日前對外公開消息稱,依據FCC的法規進程,2007年3月1日之后,在美國國內銷售的所有電視機都必須是數字電視,而且不管哪個國家、地區的彩電企業,要出口電視到美國市場,都要符合ATSC(數字電視) 標準的技術規范。事實上,這個標準背后捆綁著專利,進口電視要符合標準就必須向那些擁有專利的企業繳納專利費。
有權威部門統計,如果按照ATSC對韓國(電視)的收費標準(每臺數字電視20~30美元)計算,中國彩電企業因專利授權,每年將不得不支出大約10億美元的費用。
“拿來主義”成產業死穴
雪上加霜的是,在歐洲,類似于美國ATSC標準的DVB-T標準,也有了向中國彩電企業伸出收費之手的跡象。
“在決定平板電視產業生死命運的最關鍵的部件――面板和核心模塊上,中國彩電企業至今仍是‘拿來主義’。”家電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認為,這才是中國彩電產業的“死穴”所在。據了解,占數字電視成本一半以上的的高清顯示器――LCD、PDP、DLP、LCOS等技術仍然受制于人,而融合音視頻解碼等技術的集成電路芯片也依賴于日、美、韓企業。
事實上,我國DVD產業就因這種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而遭遇毀滅性的打擊。由日立、松下等組成的“6C聯盟”和由取索尼、飛利浦等組成的“3C聯盟”以及湯姆遜等外資公司向中國DVD收取的專利費加起來高達26.2美元/臺,而每臺DVD機的平均出口價不到100美元。
廣東家電商會秘書長謝德勝告訴記者,對于處在產業鏈的下游“有規模、沒效益”的中國數字電視產業來說,加大研發領域投資,建設核心技術才是擺脫高昂專利費困擾的唯一道路。
中國彩電或將集體退出
多數受訪彩電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尚未獲悉該消息,一部分負責人則表示,如果真的被征收這么高的專利費的話,情愿退出美國市場。對此,劉步塵向記者表示,中國彩電企業要從技術和品牌兩個方面尋求突破,以免重蹈DVD產業覆轍。
昨天下午,廈華電子新聞發言人魏自力告訴記者,目前尚未獲悉該消息,也不了解美國的ATSC標準,因此不方便發表評論。而負責康佳彩電海外運營的楊總在接受時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征收的專利費應該不會那么高,如果真的高達20~30美元,中國彩電只有集體退出美國市場,或者只考慮做貼牌。
劉步塵也認為,如果說2004年的反傾銷讓中國彩電企業丟掉了美國的CRT(顯像管)電視市場,那么,2007年3月1日之后的專利費壁壘,將極有可能讓中國彩電企業失去整個美國彩電市場。
事實上,家電企業已經意識到是并肩作戰的時候。前不久,包括TCL、長虹、康佳、創維、海信、廈華、海爾等在內的13家中國本土彩電巨頭共同簽署合作協議,共建數字電視專利池,并為此合資成立專業公司。(劉莉)
歐美將伸專利“黑手”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日前對外公開消息稱,依據FCC的法規進程,2007年3月1日之后,在美國國內銷售的所有電視機都必須是數字電視,而且不管哪個國家、地區的彩電企業,要出口電視到美國市場,都要符合ATSC(數字電視) 標準的技術規范。事實上,這個標準背后捆綁著專利,進口電視要符合標準就必須向那些擁有專利的企業繳納專利費。
有權威部門統計,如果按照ATSC對韓國(電視)的收費標準(每臺數字電視20~30美元)計算,中國彩電企業因專利授權,每年將不得不支出大約10億美元的費用。
“拿來主義”成產業死穴
雪上加霜的是,在歐洲,類似于美國ATSC標準的DVB-T標準,也有了向中國彩電企業伸出收費之手的跡象。
“在決定平板電視產業生死命運的最關鍵的部件――面板和核心模塊上,中國彩電企業至今仍是‘拿來主義’。”家電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認為,這才是中國彩電產業的“死穴”所在。據了解,占數字電視成本一半以上的的高清顯示器――LCD、PDP、DLP、LCOS等技術仍然受制于人,而融合音視頻解碼等技術的集成電路芯片也依賴于日、美、韓企業。
事實上,我國DVD產業就因這種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而遭遇毀滅性的打擊。由日立、松下等組成的“6C聯盟”和由取索尼、飛利浦等組成的“3C聯盟”以及湯姆遜等外資公司向中國DVD收取的專利費加起來高達26.2美元/臺,而每臺DVD機的平均出口價不到100美元。
廣東家電商會秘書長謝德勝告訴記者,對于處在產業鏈的下游“有規模、沒效益”的中國數字電視產業來說,加大研發領域投資,建設核心技術才是擺脫高昂專利費困擾的唯一道路。
中國彩電或將集體退出
多數受訪彩電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尚未獲悉該消息,一部分負責人則表示,如果真的被征收這么高的專利費的話,情愿退出美國市場。對此,劉步塵向記者表示,中國彩電企業要從技術和品牌兩個方面尋求突破,以免重蹈DVD產業覆轍。
昨天下午,廈華電子新聞發言人魏自力告訴記者,目前尚未獲悉該消息,也不了解美國的ATSC標準,因此不方便發表評論。而負責康佳彩電海外運營的楊總在接受時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征收的專利費應該不會那么高,如果真的高達20~30美元,中國彩電只有集體退出美國市場,或者只考慮做貼牌。
劉步塵也認為,如果說2004年的反傾銷讓中國彩電企業丟掉了美國的CRT(顯像管)電視市場,那么,2007年3月1日之后的專利費壁壘,將極有可能讓中國彩電企業失去整個美國彩電市場。
事實上,家電企業已經意識到是并肩作戰的時候。前不久,包括TCL、長虹、康佳、創維、海信、廈華、海爾等在內的13家中國本土彩電巨頭共同簽署合作協議,共建數字電視專利池,并為此合資成立專業公司。(劉莉)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