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呼吁“通緝”降價藥!
瀏覽:1983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6-11-29 8:41:30
新聞背景
國家限制32種中成藥腫瘤用藥價格后,在江蘇,包括華蟾素注射液等在內的63種藥受到“最高零售價格”制約。但在限價公布6天后,記者調查兩家醫院發現,此次限價、降價藥品目錄中的大多數藥又消失了,32種中成藥腫瘤用藥中,消失的藥品比例竟然超過75%。
又是一個藥品降價的好消息,但這個好消息卻又有點讓人哭笑不得!
短短一周的時間,降價藥品目錄中的藥品,竟然有75%失蹤!失蹤的速度之快,堪比“神五”上天;失蹤的數量之多,猶如過江之鯽。
這種夾雜著失望和憤怒的心情,細細回想一下,竟然從10年前就開始纏繞著我們了。
健康時報去年1月20日刊登的《千余種降價藥哪兒去了?》一文中寫道:自1996年以來,我國已連續16次降低藥品價格,涉及800多種化學藥品和300多種中成藥,平均降幅高達15%。但令人疑惑的是,老百姓總是感受不到藥品降價的實惠,還是反映藥價太高、有病不敢看,而降價藥則“根本買不到”!
老百姓為什么就是買不到降價藥呢?這樣的疑問,早就有無數人破解了其中的“奧秘”:一、醫院覺得掙錢少,不再進貨;二、藥廠更是覺得無利可圖,不再生產。企業這樣做無可厚非,因為追逐利潤是天經地義的事。可醫院和藥廠都去按經濟規律辦事了,我們老百姓想少花錢買好藥的愿望,又該怎么去實現?更讓我們不明白的是,既然10年來每次公布藥品降價后,總有大量降價藥“失蹤”,可怎么還是沒有人去想想,那些失蹤的降價藥究竟哪兒去了?為什么沒人把這些降價藥給追回來呢?
尤其是制訂藥品降價方案的主管部門,既然你有權力讓藥品降價,你自然也有權力讓失蹤的藥品現身啊。難道我們三番五次地讓藥品降價,就是為了讓這些老百姓常用的藥品接二連三地失蹤嗎?公布的降價目錄,難道僅僅是為了做個遏止藥價虛高的樣子給大家看嗎?我想,這絕不是藥品降價政策制訂者的初衷。
所以,筆者認為,既然政府出臺了降價政策,就必須維護政策的權威性和實施效果,把藥品降價一竿子插到底。降價榜上公布的藥品,如果在醫院里買不到,就給醫院下個巨額罰單;如果哪家藥廠敢停止生產降價藥品,那就撤銷藥廠的生產許可證。這樣一來,恐怕誰也不敢再讓降價藥失蹤了。
要不然,10年后,我們還會像今天一樣,又看著10年來不斷失蹤的降價藥品,盡管是滿腔怒火,卻也只能一聲嘆息。
國家限制32種中成藥腫瘤用藥價格后,在江蘇,包括華蟾素注射液等在內的63種藥受到“最高零售價格”制約。但在限價公布6天后,記者調查兩家醫院發現,此次限價、降價藥品目錄中的大多數藥又消失了,32種中成藥腫瘤用藥中,消失的藥品比例竟然超過75%。
又是一個藥品降價的好消息,但這個好消息卻又有點讓人哭笑不得!
短短一周的時間,降價藥品目錄中的藥品,竟然有75%失蹤!失蹤的速度之快,堪比“神五”上天;失蹤的數量之多,猶如過江之鯽。
這種夾雜著失望和憤怒的心情,細細回想一下,竟然從10年前就開始纏繞著我們了。
健康時報去年1月20日刊登的《千余種降價藥哪兒去了?》一文中寫道:自1996年以來,我國已連續16次降低藥品價格,涉及800多種化學藥品和300多種中成藥,平均降幅高達15%。但令人疑惑的是,老百姓總是感受不到藥品降價的實惠,還是反映藥價太高、有病不敢看,而降價藥則“根本買不到”!
老百姓為什么就是買不到降價藥呢?這樣的疑問,早就有無數人破解了其中的“奧秘”:一、醫院覺得掙錢少,不再進貨;二、藥廠更是覺得無利可圖,不再生產。企業這樣做無可厚非,因為追逐利潤是天經地義的事。可醫院和藥廠都去按經濟規律辦事了,我們老百姓想少花錢買好藥的愿望,又該怎么去實現?更讓我們不明白的是,既然10年來每次公布藥品降價后,總有大量降價藥“失蹤”,可怎么還是沒有人去想想,那些失蹤的降價藥究竟哪兒去了?為什么沒人把這些降價藥給追回來呢?
尤其是制訂藥品降價方案的主管部門,既然你有權力讓藥品降價,你自然也有權力讓失蹤的藥品現身啊。難道我們三番五次地讓藥品降價,就是為了讓這些老百姓常用的藥品接二連三地失蹤嗎?公布的降價目錄,難道僅僅是為了做個遏止藥價虛高的樣子給大家看嗎?我想,這絕不是藥品降價政策制訂者的初衷。
所以,筆者認為,既然政府出臺了降價政策,就必須維護政策的權威性和實施效果,把藥品降價一竿子插到底。降價榜上公布的藥品,如果在醫院里買不到,就給醫院下個巨額罰單;如果哪家藥廠敢停止生產降價藥品,那就撤銷藥廠的生產許可證。這樣一來,恐怕誰也不敢再讓降價藥失蹤了。
要不然,10年后,我們還會像今天一樣,又看著10年來不斷失蹤的降價藥品,盡管是滿腔怒火,卻也只能一聲嘆息。
來源:人民網-《健康時報》 |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