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黄片a,免费在线影院,久久久精品免费视频,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欧美,亚洲嫩模在线观看,欧美一级A片视频

經濟參考報:黑龍江國資監管不再當"花瓶"

瀏覽:2143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6-11-14 18:59:28
監管力量 創新監管模式

  面對以產權改革為核心的新一輪國企改革具有挑戰性、探索性、風險性等特點,黑龍江省國資委在全國率先成立企業監督局,整合監管力量,創新監管模式,使國資監管由“花瓶現象”的事后監督,向富有成效的事前監督轉變。一年來,已提出監管整改建議167項,收回流失國有資金1.18億元,全省國有企業資本保值增值率達110%。

    擺正監管位置避免“例行公事”

  “在新一輪國企改革初期,由于作為出資人代表的國資委沒有到位,落實監事會制度還處于探索階段,監管工作存在體制不健全、信息不對等、方式方法不明確等問題,在某種意義上存在著全國類同的‘花瓶現象’。”黑龍江省國資委監事會主席王集德對記者沒有回避監管的問題。

  據介紹,2000年黑龍江省國資委成立之初,主要負責國企監管工作的監事會曾被邊緣化,片面認為監事會的主要工作是為企業服務。監督人員到企業檢查也多是走馬觀花,很難了解企業實情,更難反映企業存在的問題。導致監管與被監管關系形同虛設,使國有資產出現安全隱患。

  據黑龍江省國資委對18戶企業的抽查,竟發現16戶存在經營風險,15戶存在財務風險,13戶存在抵押和擔保風險,九戶存在重大投融資風險,13戶存在法律風險。其中抵押風險涉及金額3.2億元,投資風險涉及金額8.7億元,法律訴訟涉案493起,涉及金額七億元。

  由于歷史和現實原因,黑龍江省出資企業普遍資產質量低、負債率高、利潤率低,在全國處于落后位置。在該省24戶出資企業中,九戶贏利,15戶虧損,平均資產利潤率只有2%。面對這些事后發現的問題,黑龍江省國資委積極探索改變形式化的監管方式,創新監管模式。

    創新監管模式:讓監督成為企業的影子

  為了有效堵住國資流失漏洞,黑龍江省國資委于2005年7月經省政府批準成立企業監督局,局長由正廳級的監事會主席兼任。同時,黑龍江還創新外派監事會制度,將監事會流動巡回檢查和財務總監定點固防兩種監督形式有機結合,擴展監督內容,提高了監督時效性。

  針對國資監管工作點多面廣、人員分散的實際,黑龍江省企業監督局整合了監事會和財務總監隊伍,實現監管功能互補:監事會側重過程監督,財務總監側重日常監督,在體制上改變原來兩支隊伍分散作戰、形不成合力的局面,實現了全方位監督。

  以往黑龍江省對出資企業的年度定期檢查是從第二年的4月開始,到8月才出具報告。這種方式嚴重滯后,既不能為出資人提供及時的決策依據,又不利于企業整改,常常使小問題變成大問題。針對這種情況,黑龍江省國資委將年度定期檢查時間改為當年的每月、每季,跟蹤檢查,年末根據企業決算統一調整,使監督工作與企業的經營運行相一致,提高了時效性。同時,針對以往檢查報告內容過于寬泛、反映問題不突出的實際,重新確定檢查報告的項目,提出每年每戶企業必須抽查不少于60%的資產額,三年內檢查一遍,確保不漏檢、不丟戶。對企業財務、資產、經營管理狀況和重大經營決策的制定執行情況等逐項檢查,并提出處理建議。圍繞企業重大決策制定執行情況,評價董事長決策程序的規范性、民主性、科學性和完備性等,評價總經理執行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情況和年度經營指標完成情況等,改變了企業評價報告內容空洞、評功擺好的傾向。

  省委常委、省國資委書記劉海生說:“監督檢查是最好的考核干部,企業出現的問題表面是虧損,但實質是領導問題、班子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發展就是空話。”在加大督查力度的同時,省國資委還實行監督和整改結果跟蹤問效相結合,利用企業監事會,通報企業風險和問題,下達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由企業制定整改方案,監事會監督整改,最后將整改情況統一報告。

  全方位監管為國資保值增值提供了組織和體制保障,使一度低迷的黑龍江省國企經濟運行質量明顯提高。據統計,2005年全省出資企業銷售收入、增加值、利稅分別比上年增長21%、36.3%和1.2倍,有力地促進了國有資本保值增值。

    規范國資監管受到企業歡迎

  新的國企監管模式使定點監督和過程監督相結合,有效地避免了國資流失。一年來,黑龍江省國資委共披露18戶出資企業存在的各類風險89項,國資流失問題116個,涉及金額4.86億元;財務總監向出資人報告問題57項,聯簽4627筆,聯簽總額191億元,拒簽金額5760萬元,有力地捍衛了國有資產的安全。

  總結一年來的探索創新,黑龍江省省長助理、省國資委主任趙杰說,通過成立企業監督局和外派監事會制度的實踐,全省現已初步理順了監督隊伍和出資企業的關系,實現了事后監督向事前監督、被動監督向主動監督、單純財務監督向經營管理行為監督“三個轉變”,為避免國資流失,提供了組織和體制保障。

  黑龍江出資企業底子較薄、問題較多,尤其是正處于改制階段,一些突發性或帶有共性的問題時有發生。黑龍江省航運集團公司所屬江砂公司整體業務出租給民營企業,三年欠下租金835萬元,反倒要求江砂公司賠付1400萬元。今年3月,省企業監督局組織力量對三年的經營情況、租金繳納情況、租賃中的糾紛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查清了事實真相,使那戶民營企業放棄了賠付訴訟,交足了欠繳租金。

  改革創新規范了國資監管行為,一些出資企業主動要求監事會幫助監督檢查提出問題,主動整改的局面正在形成。黑龍江省電力開發公司一子公司在與一家民營企業的合作中,將近6000萬元的資金委托對方經營,每年按8%提取收益。監事會調查認為,這種放貸式的經營方式,使出資企業承擔諸多風險,建議企業立刻收回本金,停止與這家民營企業的合作。事后證明此決定是正確的,那家民營企業不久后經營上便出現了巨額虧損。省電力開發公司董事長賈哲說:“這樣講實效的監管體現了出資人的職能,我們企業歡迎。”
以下是網友對 經濟參考報:黑龍江國資監管不再當"花瓶" 的評論:
[本主題共0條評論 | 每頁顯示8條評論]
評論前,請先 登錄
驗證碼:
網站首頁 關于我們 誠信企業 理事單位 質量監督

3.15誠信維權網
聲明:凡本網注明“3.15誠信維權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3.15誠信維權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本網轉貼的文章均轉載自國家正規網站,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致電010-61706839 或者發郵件至china_xfz315@126.com 京ICP備12034147號-1
版權所有:3.15誠信維權網 建議使用IE6.0以上版本瀏覽本站 顯示器分辨率設置為1024×768像素效果最佳

網站備案序號:[ 京ICP備 12034147號 ]   

京公網安備:11011402011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