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靠提價能減少煙民嗎?
瀏覽:2157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6-10-31 22:06:35
香港大學教授林大慶近日發表的一個報告指出:大約一半的吸煙者最終死于煙草引起的疾病。他呼吁,中國政府應該進一步增加對煙草企業的稅收,提高煙草的價格,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經濟拮據的人群減少吸煙。(見中新社10月28日報道)
作為醫學專家,林教授關切人們身體健康的焦灼之情,令人敬佩。但是,能否通過提高稅收、提高煙價來實現削減煙民數量,這顯然已經超出了醫學研究的范圍。
從主觀愿望來理解,如果煙價提高,不排除會導致一些人吸不起煙而戒煙。但從現實來看,我擔心這種想法過于一廂情愿。一個顯然的事實是,過去人們收入低的時候,許多人買不起煙,就自己種煙葉卷著抽。只要煙癮不除,價格并不會成為煙民真正的障礙。
退一步講,如果單從禁煙、控煙的角度講,與其征重稅,還不如干脆關閉煙廠,禁止進口所有的香煙,讓香煙從市場上徹底絕跡,這樣或許來得更為干脆。然而,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會采用這種偏激做法,并非他們認識不到香煙的危害,而是因為這是非理性的脅迫式手段,不可能從根本上幫煙民戒掉煙癮,沒準還會帶來一系列復雜的社會問題。
事實上,煙民并非不知道抽煙的危害,但他們多年來已經養成了吸煙習慣,一時半刻改不掉。很多煙民寧愿少吃飯也要抽上幾口煙,簡單地漲價只會導致他們的支出增加。甚至,在價格畸高與煙癮不絕的雙重夾擊下,還可能出現抽煙致貧的現象。
目前,我國香煙征收的消費稅高達40%,已經夠高了。如果再提高,勢必導致香煙的貴族化,甚至淪為一種奢侈消費品。而世界上大多數奢侈品,雖然從價格上可以將更多人擋在門外,但從來不可能徹底打消人們擁有的念頭。從某種意義上講,香煙的奢侈化很可能成為對禁煙、控煙的一種誤導。
當然,吸煙有害身體健康,政府在這方面有加強教育、引導之責,應有更大的作為。但戒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簡單地通過增加稅收的脅迫式手段,未必是理想之策。
作為醫學專家,林教授關切人們身體健康的焦灼之情,令人敬佩。但是,能否通過提高稅收、提高煙價來實現削減煙民數量,這顯然已經超出了醫學研究的范圍。
從主觀愿望來理解,如果煙價提高,不排除會導致一些人吸不起煙而戒煙。但從現實來看,我擔心這種想法過于一廂情愿。一個顯然的事實是,過去人們收入低的時候,許多人買不起煙,就自己種煙葉卷著抽。只要煙癮不除,價格并不會成為煙民真正的障礙。
退一步講,如果單從禁煙、控煙的角度講,與其征重稅,還不如干脆關閉煙廠,禁止進口所有的香煙,讓香煙從市場上徹底絕跡,這樣或許來得更為干脆。然而,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會采用這種偏激做法,并非他們認識不到香煙的危害,而是因為這是非理性的脅迫式手段,不可能從根本上幫煙民戒掉煙癮,沒準還會帶來一系列復雜的社會問題。
事實上,煙民并非不知道抽煙的危害,但他們多年來已經養成了吸煙習慣,一時半刻改不掉。很多煙民寧愿少吃飯也要抽上幾口煙,簡單地漲價只會導致他們的支出增加。甚至,在價格畸高與煙癮不絕的雙重夾擊下,還可能出現抽煙致貧的現象。
目前,我國香煙征收的消費稅高達40%,已經夠高了。如果再提高,勢必導致香煙的貴族化,甚至淪為一種奢侈消費品。而世界上大多數奢侈品,雖然從價格上可以將更多人擋在門外,但從來不可能徹底打消人們擁有的念頭。從某種意義上講,香煙的奢侈化很可能成為對禁煙、控煙的一種誤導。
當然,吸煙有害身體健康,政府在這方面有加強教育、引導之責,應有更大的作為。但戒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簡單地通過增加稅收的脅迫式手段,未必是理想之策。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