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報:京城限價房“難產”
瀏覽:2335 作者:維權網 評論:0 發布日期:2006-10-23 17:58:51
國慶節前夕,北京第三批6塊土地入圍限價位、限面積的商品房備選地塊,限價商品房的備選用地也已經累計增至18塊,土地面積約450公頃。并且有消息表明,有部分國企開發商有意開發限價房項目,主要由于其相對穩定,開發周期短、回款快。但是,由于限價商品房的價格、銷售對象、購買資格的界定、屬性以及細節上的把關等問題還未完全解決,迫使限價商品房遲遲難以入市。以限價房用地廣渠門15號地為例,該地塊周邊早已是房地產開發的熱點區域,樓盤的銷售價格已經到了1萬元/平方米左右。北京市國土資源局有關人士早前曾透露,限價房的價格限定標準初步定為低于周邊項目均價15%左右,而不久前一項市場調查顯示,超過八成的人群認為北京限價房單價不應超過5000元,兩者之間存在著懸殊的價格差異。 “價格定得低,肯定會有很多人去搶購,造成市場混亂;定價過高則不能解決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起到平抑房價的作用”。一直在關注限價房的購房者何女士告訴記者,“此前,廣州推出限價房的所限房價擬高出市場均價1000元而備受質疑。因此,北京肯定會謹慎對待限價房及其可能的市場反應。”日前,以建設部為主的國家九部委對包括北京、天津在內的11省市(自治區)進行房地產調控效果調查,有媒體報道,北京國土資源局在匯報材料中表示,90平方米的套型標準不適合北京市需求,對于北京中低價位、中小戶型普通商品住房的需求底數并不清楚,對這種雙限房的進入推出機制也需要深入研究和確定。基于上述原因,北京市執行“90平方米占70%”的用地指標有一定難度。這再次透露出一個信號,北京限價商品房的銷售細則可能還需經過有關部門仔細研討后才會對社會公布、實施。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購房者一直在關注北京限價商品房的相關信息,甚至有的購房者還放棄了原本已經看好的二手房。對此,一些地產專家認為,即使限價商品房“出世”,從土地“招、拍、掛”、擬定開發、定價開始再到現房銷售、交付入住等,最快也要兩年時間,而且,限價房購買者的資格也有待商榷。如果盲目等待,購房者很可能錯過較好的購房時機,因此建議購房者不要“死等”限價商品房。
鏈接: 什么是限價商品房? 今年的九部委《關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中指出,“要優先保證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廉租住房的土地供應,其年度供應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應總量的70%;土地供應應在限套型、限房價基礎上,采取競地價、競房價的辦法,以招標方式確定開發建設單位。”其中提到的“限套型”、“限房價”的普通商品住房,被稱作“限價商品房”。 |